1、19世纪60年代初,棉纺织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也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棉花种植却与自由劳动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危机,导致了美国( )
A.独立战争的爆发
B.西进运动的开展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求富”口号的推动下,中国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等近代工业,开始建立起来。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设立湖北织布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3、如下图是电影《长津湖》塑造了抗美援朝时期鲜为人知的、生动的英雄群像。《长津湖》创造了中国战争电影新高度,电影上映半个月票房就达到了45亿。该影片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 )
A.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阐释
B.符合当今国人对中美关系发展态势认知
C.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D.符合国人对现代主义战争观的正确认知
4、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大致时间是( )
A.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D.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5、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000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了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封建思想彻底废除
B.人民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C.优待清室举国赞同
D.民主共和观念不断深入
6、一位美国前总统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互相对抗的)时代结束了,另一个(友好交往的)时代开始了。”这位美国前总统是
A.里根
B.杜鲁门
C.尼克松
D.克林顿
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一大召开
8、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该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9、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废除了农奴制
B.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发生在18世纪
10、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下面属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是( )
A.
B.
C.
D.
11、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要( )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他们的学习报告中出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荷马史诗》”等信息,据此可推断他们研究的对象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13、“清朝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全国激起了变法的声音,终于在1898年进行了一次变法,我们书上讲,由于慈禧的阻挠导致这次变法的失败,那么假如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不进行阻挠的话。戊戍变法可以成功吗?”根据历史知识,以下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改革变法的措施推行不当 B.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 D.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14、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无产阶级的利益
15、戊戌变法期间开设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16、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这表明他
A.关心百姓的疾苦
B.疾恶如仇的性格
C.视死如归的情怀
D.秉持清廉的作风
17、“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它指的是( )
A.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会师
18、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表现不包括( )
A.抢夺利权
B.强租租借地
C.建立使馆
D.划分“势力范围”
19、1876年,芜湖开埠。据统计,芜湖海关1887年的土货输出是365669海关两,到1894年达5156030海关两,增长了14.1倍。这说明当时芜湖( )
A.对外贸易顺差逐步扩大
B.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C.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D.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民国十七年是哪一年( )
A. 1926年 B. 1928年
C. 1927年 D. 1929年
21、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22、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维护共和制度,在孙中山等人号召下,1913年,发动________,1915年发起________。
23、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始祖,有“______________”的美称。
24、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
25、(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6、发展:组织________,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
27、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28、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清政府派________督办边疆军务,赶走侵略者,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区建立________。
29、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30、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中国梦
(1)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写出中国梦是指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有哪四大战略部署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哪些努力?
33、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探索中,我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时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1)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
(2)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3)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