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出惊世之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的科学家是( )
A.荷马 B.阿基米德
C.达·芬奇 D.马可·波罗
2、在中华民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时,那些敢于担当、忧国忧民 知识分子们认识到单凭引进西方技术不足以挽救民族威亡,于是他们领导发起谋求制度变革哪次运动?(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它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它”是
A. 沈阳
B. 长春
C. 鞍山
D. 大连
4、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 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5、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外兴安岭
B.香港岛
C.库页岛
D.九龙司地方一区
6、下列人物与事迹对应有误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邓世昌——抗击英法联军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变法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一次学术创新运动
8、1905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发表了《猛回头》,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他是( )
A. B.
C. D.
9、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说“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0、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沙俄“不花--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好处”主要是指
A.获得巨额赔款
B.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1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已经实现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下列四项是新中国成立的主题,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中国新生 ②历史转折 ③世纪跨越 ④伟大复兴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1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这主要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C.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合作
D.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表明中国
A.中国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B.中国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16、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7、近代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其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内容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B.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红军开始了长征
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他曾经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杨利伟
B.王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1995年1月_____ (人物)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向中国大陆,胡锦涛与之会面,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2、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3、____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被称为“党的好干部”;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被称为“铁人”的____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
2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最重要阵地
25、内容:___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史实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3)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们进入的时代是
27、______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8、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⑫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⑬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⑭_______,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⑮______。
29、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30、识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31、(题文)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人物。
(1)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他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直至壮烈牺牲——
(3)党的好干部一一
(4)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32、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提出者是谁?它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中西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1)材料一中的“烧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是谁亲自监督这次“烧烟”的?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推断,“江宁”是今天的哪座城市?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材料二中描述的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