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 江间波浪兼天涌 兼天:连天
2、下列关于世界语言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 世界上现在大约有5 000多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17种。
C. 汉语属于汉语语系。
D. 语言因具有“亲属关系”而组成“语系”和“语族”。
3、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的通信加密需要使用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密钥,但传输过程① 被窃听,可能② 会被破译。 ③ 量子密钥具有不可克隆的特质,基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遭遇窃听,收发双方就会知道, ④ 放弃使用不安全的密钥。 ⑤ ,用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通信来保障通信安全,没有什么假设条件, ⑥对于安全信息“裸舞”是比较彻底的解决方式。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红,”张老师怒喝:“你最近怎么总迟到?”
B.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
C.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D.他的英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小学生。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又称作“神州”“九州”。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由“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这次通知有几个显著亮点:
一是突出系统性。2008年“限塑令”主要针对流通使用环节,对塑料袋明码标价,鼓励消费者自带包装袋。而这次《通知》提出“明年起全国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仅聚焦于使用环节,也关注到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二是强调有序性。塑料制品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次“禁塑令”,没有不顾实际情况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大家的实际生活需要,比如考虑到生鲜、熟食特点,“暂不禁止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多个“留白”,增加了政策实用性,有利于“禁塑令”推进落实。
三是更有针对性。这次的“禁塑令”不仅在零售业、餐饮业方面持续发力,而且扩大到“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有的放矢。随着经济形态变化,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已成为塑料制品使用重灾区,但监管却没有形成覆盖。相对来说,线下餐饮模式好改进,电商、快递等线上模式,仍需要时间探索新模式。
(《新版“禁塑令”值得期待》,《南方日报》)
材料二:
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
A.本次“禁塑令”除了聚焦于塑料制品的使用之外,也关注到了生产、回收、处置等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B.塑料制品方便实用,而且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无法被取代,所以,落实“禁塑令”还需要适当的“留白”。
C.较之以往“限塑令”,由九部委联合推进的“禁塑令”进一步升级,但目前并未对所有领域形成覆盖。
D.企业选用替代产品,会首要考量成本,当务之急是形成替代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进“禁塑令”落地。
【2】下列对“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2025年底,在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以及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的集贸市场中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B.外卖领域是塑料制品使用的重灾区,2025年底,餐饮外卖领域将较大幅度降低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量。
C.2022年底,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D.禁塑限塑任务分阶段实施,考虑到了社会实际情况,提升了政策实用性,又体现出我国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决心。
【3】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推进“禁塑令”的实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杜甫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的羁旅之苦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的比喻句表现了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的英雄气概。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感叹江山美丽、英雄豪杰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宋濂不辞辛苦赶赴远方拜师求学的艰难。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由赤壁的自然景物写到历史古迹,感慨“一世之雄”的曹操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而自己与客却在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的苦闷沉郁和情感的激荡变化都形象地刻画出来。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用“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了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来弥补自己天性禀赋不足的道理。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委婉地提醒当朝者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以避免踏上灭亡之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众多随从个个精神抖擞跟随自己出猎的壮观场面。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写垂杨多情,想用它柔细的枝条系住春天,可惜春天还是匆匆离去不肯停留。
B.柳絮是暮春时节最典型的景物之一,词人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惜春之情,融情于景。
C.“杜宇”在词中指杜鹃鸟。词人想象着它担忧人们为春去而愁苦,发出同情的悲鸣。
D.结尾句以景作结,一个“却”字把潇潇春雨变成了“春”对送行的反应,耐人寻味。
【2】有人评价这首词写得委婉富于变化,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B. 吾久饫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C. 计欲倾之 倾:倒下
D. 神茶思困 茶:疲倦
【2】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
B. 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
C. 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
D. 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和”致仕”“乞骸骨”,意义大致相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4】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文豪苏轼曾赞颂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意思是韩愈著文,不无病呻吟、重反映现实,扭转一代风气;韩愈从政,不自诩清高,能心怀道义,为弱势者发声。韩愈一生,以有思想的文章不断教化百姓,以利民之行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韩文公之“道”影响了后世范仲淹、张载等一批人,也给当代青年为文、为人以启发。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