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毅然辞官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
A.荣氏兄弟 B.卢作孚 C.张謇 D.侯德榜
2、近几年,我国海军多次出色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说明
A. 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 B.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C. 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D. 中国海军力量特别强大
3、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成文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十二铜表法》
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军队
5、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的依据是
①速度变化②结构优化③动力转换④推进科技创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7、下列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 ①②④⑥③⑤ B. ①②⑤③④⑥ C. ②①④⑥⑤③ D. ①③④②⑥⑤
8、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9、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10、宣传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下图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 |
A.人民发展工业热情高涨
B.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C.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
D.存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
11、1958年,宁夏地区的生产总值仅为3.28亿元,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到2017年底,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为3453.93亿元,是1958年的1000多倍。60年来,从176元到50917元,宁夏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增长了288倍。这得益于我国实行(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12、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列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A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B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C战争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D战争所签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核潜艇待命出发
14、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A.俄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15、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他记述的一幕应该是( )
A.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6、“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儿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国民革命的失败
D.“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7、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帮扶政策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
C.西部大开发
D.大学教育
18、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沙俄有利。”这则史料反映了
A.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B.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了帮凶角色
C.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这场战争是英法联合发动的
19、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北平和平解
20、抗日战争中,国民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民党一直坚持积极抗战到底 D.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21、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 途 径 | 意 义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22、_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3、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24、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25、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是 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
(3)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是:
(4)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
2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英勇的部队是____;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中国地主阶级被消灭——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5)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9、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0、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_________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_________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31、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四次主要的侵略战争,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在侵略者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再写出其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面对不同时期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农民阶级抗击侵略的史实。
32、近代时期不同阶级派别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探索;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农民阶级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2)写出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党人黄兴参与领导的两次武装斗争。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你从以上这些事件中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具有什么精神?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最终宣告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哪支舰队的全军覆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
34、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城市或屈辱或荣光的标签,以下是四幅与南京有关的照片,再现了南京或屈辱或荣光的历史,结合图片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条约?
(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请你分析一下,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在南京制造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的刽子手是哪个国家?在这场大屠杀中有多少同胞被杀害?
(4)看到图二的画面,回忆这段历史,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内心的感受应是愤怒、气愤、悲愤等。(只要是这种感情即可)
(5)图三所示是哪次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6)图四是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