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表达对此“民贼”的态度。请问孙中山后来采取什么措施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法运动
3、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新疆的是( )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4、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 反封建
B. 建立政权
C. 反侵略
D. 有组织
5、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蔡锷
B.陆荣廷
C.李烈钧
D.唐继尧
6、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主要工业品有很大的增长,尤为突出的是( )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海南和平解放
B.新疆和平解放
C.南京和平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8、《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张家被迫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此
A. 开商埠
B. 办武馆
C. 建工厂
D. 设使馆
9、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大屠杀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10、2011年6月,当时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2018年10月,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说明
A.中国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中国高铁技术的先进程度
C.中国特别注重大型工程建设
D.中国高超的桥梁建造水平
11、“哈达不要太多,有一条洁白的就行;朋友不要太多,结识解放军就行”,这是1951年藏族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语。材料反映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
D.西藏民主改革
12、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
B. 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D. 得到外国的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
1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A.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14、下表题为“南方之行的成果”,表中数据说明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 9.2 | 14.2 | 13.5 | 12.6 | 10.5 |
消费价格指数% | 3.4 | 6.4 | 14.7 | 24.1 | 17.1 |
A.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B.加入WTO带动经济发展
C.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
D.农村改革成效巨大
15、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6、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17、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 D.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8、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问世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重庆谈判开始
C、《双十协定》签订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兴中会的成立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B | 同盟会的成立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C | 三民主义的提出 | 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D | 武昌起义的爆发 | 彻底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
A.A
B.B
C.C
D.D
21、(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_
(2)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______
(3)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5)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______
2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5、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26、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2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阅读下边地图,请把字母所代表的的地名写在空格里。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处是_______,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B处是_______。
(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远处C处是_______,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D处是_______。
(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列强的侵略势力由_______深入到_______。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 理论写入党章,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旗帜。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 “ ”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 的历史地位,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 的思想。
30、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1、观察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历史重大事件?
(2)此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
(3)标志着什么?
3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1)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诗句中的“大将”指的是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33、“九二共识”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34、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在华北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