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准备举办“中国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成果展”,下列可以选用的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下面是一位同学总结的关于五四运动的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学生
B.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转到上海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D.失败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3、2008年10月,是西藏和平解放____周年纪念 。( )
A、45 B、54 C、56 D、57
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人物卡片,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洪秀全
5、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国的诺贝尔获奖者有
①袁隆平
②钱学森
③屠呦呦
④莫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农民没有土地,受地主剥削和压迫。
C.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7、“它激烈而又执着地反洋人、反洋教……以血肉搏枪炮的气概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材料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战争
8、对下侧年表所列史实概括准确的应是( )
1913 年,宋教仁被刺杀 1914 年,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6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7 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 1920 年,直系皖系军阀进行战争 |
A.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民国初期的民主政治
D.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9、1901年9月7日,经过几番纷争,条约最终在北京签订。条约致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上述材料中的“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10、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史实,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图一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 图三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最大胜仗
C. 图二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D. 图四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1、下图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该校创办于______年,当时的校长是____
A.1912年孙中山
B.1921年蒋介石
C.1924年蒋介石
D.1927年孙中山
12、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废除二十一条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3、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称“老爷” B. 行握手礼 C. 缠足 D. 行跪拜礼
1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5、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
A.民族纺织业的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萌芽
C.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6、“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 土地改革完成
17、所有制改革是经济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只有在所有制改革上寻求突破,才是经济改革的唯一出路。下图老广告可以佐证的变革是( )
A.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8、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了清朝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B.已提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公认领袖
D.感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19、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
①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申报》的创刊
③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④五四运动爆发
⑤中国共产党诞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20、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它被毁于( )
A.英美联军之手 B.英法联军之手
C.英俄联军之手 D.美俄联军之手
21、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2、北洋政府上承_________之权,下接_________之政。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23、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成为指导土地改革法律依据;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
25、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由__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26、1983年,包干到户在全国农村的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____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27、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覆灭
28、 列举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各一例:________,_________。
29、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0、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__开办;
(2)1986年,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1、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的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最终完成的?
32、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34、阅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正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紧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
材料二: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携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后来谢觉哉解释说日记中的五个圆圈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替。
材料三:1923-1935年几件大事时间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你认为李大钊的主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主张?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谢觉哉“怕泄露”的大事是什么?结合所学,请你说说此大事的价值是什么?
(3)综上所述,结合1921年到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的15年发展历程,请你对这个“强固紧密的组织”进行评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