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濮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890年,一位清朝基层官员在谈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火车能够装载很重的货物,却花的运费很少,如果各地都来效仿,对民生发展一定不是一点儿的好处”此论调说明

    A.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得到广泛的响应 B.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铁路交通的优点

    C.京张铁路投入使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清朝基层官员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 2、《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直接原因是( )

    A.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列强对外资本输出日益增多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D.清政府的政治日益腐败

  • 3、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 4、下图是某同学的一节历史课笔记。这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A. “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B.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C.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5、就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启动不久,朝鲜战争的硝烟弥漫到中国东北边境……由此可见,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和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是

    A.人民海军和空军实力薄弱

    B.工业尤其重工业生产落后

    C.缺乏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D.蒋介石积极筹备反攻大陆

  • 6、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城。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历史上诞生了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 7、“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民谣可作为研究下列哪一运动爆发原因的佐证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

  • 8、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 9、穿越时光隧道,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下面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有

    ①去音乐厅听贝多芬的交响曲

    ②听人谈论“人是由猿猴变来的”进化观点

    ③阅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④惊闻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在欧洲爆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10、法国《人权宣言》提出,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其中没有(     

    A.立法 B.行政 C.司法 D.军事

  • 11、广东有中山市,不少城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请问这与哪位伟人有关(      

    A.鲁迅

    B.黄兴

    C.毛泽东

    D.孙中山

  • 12、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老战士李继德曾亲眼目睹这样的一幕:已经爬到地堡下的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蒋道平

  • 13、1938年初抗日战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北早己沦陷,华北、山东相继沦陷,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和首都南京相继失守,华中门户大开,武汉危在旦夕。这里介绍的是( )

    A. 保卫大武汉的背景   B. 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C. 保卫大武汉的过程   D. 保卫大武汉是中国军队1938年最重大的任务

  • 1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5、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 16、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 17、为了加强政治和法治建设,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通过了“双十协定”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8、2021年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他数十载躬身田畴,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只为让全世界人民碗中有粮,远离饥荒。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华罗庚

  • 19、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商计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C. 实现了解放区政权合法化   D. 签署了双十协定

  • 2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了。这一年是农历________年,史称________战争。

  • 2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____,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 2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 2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____

  •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 2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

  • 28、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_;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支持下,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 30、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 32、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 33、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中国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

    (3)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新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新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胜利使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通过以上探究,有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成为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自《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中哪两个阶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