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 民主共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维新变法
2、“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材料描绘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太平天国起义
D.义和团运动
3、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天京事变使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C.洪仁玕写成《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
D.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4、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这一做法
A.有利于教育民众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落实了双百方针
D.为了开展扫盲教育
5、马克思也给予这本书极高的评价,说它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本书就是西方最早的一本史书( )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俄狄浦斯王》
6、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 史事 |
1912年2月12日 |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年2月13日 |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
1912年2月15日 |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1912年3月 |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4月 |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A.辛亥革命的过程
B.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C.军阀割据的形成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7、“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这则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地点是在(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南京
8、2020年12月1日,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导致其流失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9、“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提出这一观点的民族企业家是( )
A.荣氏兄弟
B.张謇
C.卢作孚
D.侯德榜
10、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关天培
11、如果为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解放战争艰难曲折
B.社会制度除旧布新
C.改革开放激流勇进
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12、探寻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B.西方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中国西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被割占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
13、京师同文馆30年中翻译外国书籍近200部,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为多,其中包括第一本国际公法中译本——惠顿的《万国公法》。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40年里翻译的书籍达199部,而以自然科学、实用科学方面的为多。这反映了
A.鸦片战争使中国近出了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
B.洋务运动推动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C.戊戌变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14、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5、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为此,我国建国初期实行什么方案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
A.进行三大改造
B.实行土地改革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抗美援朝
16、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语言的产生
B.头脑发生变化
C.劳动
D.制造工具
17、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赔偿巨额白银
B.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使馆界
18、下图知识卡片归纳的历史事件是( )
1.时间:1951年 2.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3.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19、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
A. 继承与发展
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C. 对立与统一
D. 三民主义是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升华、完善和补充
20、2021年5月22日,一位伟人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杨利伟
D.袁隆平
2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建立;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目的,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________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
22、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了。这一年是农历________年,史称________战争。
23、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着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4、1937年的______(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的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能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3)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
26、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81年,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7、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
28、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①1789年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②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③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29、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30、【打击土豪·耕者有田】几千年来,我国农村是地主占有大量耕地,农民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是在________年底。
3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阅读下列“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大事年表简表”,回答问题。
中共党史若干大事简表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23日 |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
1924年-1927年 | 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
1927年8月1日 | 南昌起义 |
1927年10月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1934年10月 | 中共中央于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
1935年1月 | 遵义会议召开 |
1937-1945年 | 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①______战争 |
1945年8月 |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
1946-1949年 | 人民解放战争 |
1949年10月1日 | ②______成立 |
1950年 | 土地改革运动与抗美援朝开始 |
1956年 | ③______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56年-01976年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1978年12月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997年 | 中共十五大召开 |
2018年 | 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共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表格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谁?他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正确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请指出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明确规定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新的理论成果。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请你指出其中重要的一次并概述其伟大意义。
(6)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认识?
32、简述近代中国一步步深入学习西方的历程。
33、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侵略篇】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是谁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20世纪初,外国列强又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争篇】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感悟篇】
(6)通过这次探究学习,你的感悟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对自己的作为曾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本,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房子,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其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李鸿章这位“裱糊匠”是如何对“破屋”“东补西贴”的?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2)“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这场运动中,有两份报刊影响最大.请写出这两份报刊的名称。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见的中国》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这一重大事件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