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2、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两次遭到列强洗劫,中华民族备受屈辱。这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年份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
A. 焦裕禄
B. 雷锋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5、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领导人的发言提纲不恰当的是( )
A.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B.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C. 实行改革开放 D. 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6、圆明园遭劫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家国情怀”。下列能充分体现林则徐“家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廊坊大捷
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此次会议上决定了( )
A.党旗
B.国旗
C.国徽
D.《宪法》
9、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标志是( )
①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同意工人组织工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诗人,下列他的诗句中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1、中国近代史上相继成立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近现代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两党都有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①发动辛亥革命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参加北伐战争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如图报纸的发行时间为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13、八年级(2)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有关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与历史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
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维新派和革命派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和途径是一致的
14、下表中的知识梳理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比较项 | 旧中国 | 新中国 |
社会性质 | 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 |
国家命运 |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 独立自主 |
人民命运 | 受奴役受压迫 | 当家做主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
C.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大业
D.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15、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16、从1926年12月到1927年1月,全国各地先后有56位将军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直接引起上述情形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国民党一大召开
17、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江阴长江大桥
D.港珠澳大桥
18、孙中山曾称道: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秋女士”参与的革命活动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绍兴起义
C.广西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9、地图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之一。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措施包括( )
①兴建经济特区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设立特别行政区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0、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和平方式
B.平等谈判
C.坚持一个中国
D.经济互助
2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代表作品是《_____》
2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4、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GDP)在世界排名________位;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
26、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27、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8、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_____”的照会。
29、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3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的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他们以什么口号宣扬新文化?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2例)?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3、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哪一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阐发为哪一思想,成为了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哪一城市宣誓就职,建立了哪一政府?
(3)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专制统治,孙中山先后于1913年和1915年号召发动了哪两次革命运动?
(4)写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点即可。
(5)你从历史伟人孙中山先生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优秀品质?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材料四: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写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面对“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3)上图是学习小组的一名同学为“重走长征路”而绘制的“红军长征路线图”,请你从中选择两例重大事件,并说明其意义。
(4)阅读材料四,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