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A.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2、下图中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伦敦新闻画报 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迅之。总之,它让战争到达顶点,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让荣耀和利益不可阻挡地到来。 |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找出这两次会议不同的一项( )
A.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B.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C.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D.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4、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A. 中国同盟会
B. 武昌起义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 中华民国
5、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而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面对华北危机,12月9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结果遭到镇压。关于这场学生运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 粉粹了日本企图侵略吞并中国的阴谋
6、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7、“一方面袁世凯大搞专制独裁;另一方面,思想变动的闸门已开,新思潮在进步知识阶层引起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兴起了(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从1948年到1959年,同仁堂发生变化与当时国家推行的哪一政策密切相关(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公社
D.公私合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0、法国政府在1856年11月的照会中提到:除因杀害马赖神父而要求正当的赔偿外,还打算命令帝国政府的公使和英、美全权代表一起,采取行动要求修约。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
A.西方列强蓄谋发动的
B.法国单独策划发动的
C.因杀害马赖神父而引发的
D.因为宗教纠纷引起的
11、“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中共党史第一卷》)“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主要是由于( )
A.戊戌变法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D.五四运动的胜利
12、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刊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报道评论的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3、一位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14、我国开始建立近代化海军是在哪一时期(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15、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
B.传教士传教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16、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任务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
17、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育英中学师生来到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A. 延安
B. 沂蒙山
C. 大别山
D. 井冈山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8、“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诗中的“大将”指的是( )
A.李鸿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19、“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北京之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20、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人才, 却没有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 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 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 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21、(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2、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 )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____”的方针。该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
(2)戊戌政变中,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________。
(3)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百团大战”的是:________。
25、填图
(1)请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点ACD
(2)请在图二中填入《马关条约》除苏州、沙市外的另两个通商口岸的名称。
26、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7、__________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8、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打响了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____________,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了____________。
(2)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____________。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胜利,解放了_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3)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____________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了____________。采用分割包围、武力攻占等战略威逼北平,1949年初,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____________解放。至此,____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30、1899年美国提出 ____________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1、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压迫的抗争史。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它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
(2)图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事件?拉开这场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4)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其标志是什么?
(5)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2、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3、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上确定指导方针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概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
34、中国近代的探索起先师从欧美,后来学习苏俄。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救国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1)根据材料一,“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想破灭,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根据材料三“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请解释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4)根据材料三“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从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