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平顶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历史板报,其中不能选取的内容是

    A.成立强学会

    B.成立兴中会

    C.成立同盟会

    D.领导辛亥革命

  • 2、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省。他是

    A.郑成功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林则徐

  • 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 4、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现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一项是(       

    A.《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区给英国

    B.近代史上,俄国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D.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 5、“神助拳……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段材料反映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反割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6、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物是

    A. 黄继光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焦裕禄

     

  • 7、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茅盾——《愚公移山》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 8、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取得稳定物价之战的胜利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9、“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牺牲于(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上甘岭战役

  • 10、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巨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材料阐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意义

  • 11、新文化运动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下次关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12、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杨秀清,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是(   

    A.耕者有其田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师夷长技以自强

    D.实行三民主义

  • 13、20世纪初期,一位历史人物因为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

    B.发表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 14、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五号

    B.神舟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六号

  • 15、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 16、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 17、每临危局,总有杰出人物挺身而出,下图人物的人生选择都是为了(     

    A.实行君主立宪

    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人民民主

    D.挽救中华民族

  • 18、孙中山说“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以星星之火掀起大半个中国独立之势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南昌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 19、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 20、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39年,______领导的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 22、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23、(1)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的首发起义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__。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___________;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__ 把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方针。

  • 24、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重要阵地的书店是_________

  • 2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__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 26、根据图二写出: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___________

  • 27、著名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________收复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壮烈殉国

  • 28、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 29、______”计划(1953—1957年)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30、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的是_____,他于1839年6月3日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_____当众销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写出与图片中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的四个条约的名称。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的名称,请归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过程。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2、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的建设成就。

  • 33、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转变了革命的特征与方式。最为重要的是,如同一个近代的政党,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中央组织,它为全国所有革命与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有鉴于此,它当之无愧地享受到“中国革命之母”的赞誉殊荣。

    ——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为重要的任务,而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即反对满洲异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中国革命之母”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重要作用。

    (2)材料二上左图体现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成立了什么政府?依据上右图并结合所学,说说参议院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