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梅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8年4月,圆明园文物西周晚期的“青铜虎鎣”(如下图)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的价格被拍卖,折合人民币360万元。这件文物被英国掳走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2、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对上世纪90年代开放的某地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材料中的某地是

    A.深圳

    B.浦东

    C.重庆

    D.成都

  • 3、由于某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实在太大,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分期还款”,本息共计98亿两,分39年还清,还要以海关税和盐税等税收做担保。自此以后,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4、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通过呼号奔走、著书立说(如下图)。它号召人们(       

    A.引进西方技术实现自强求富

    B.进行变法改革实现救亡图存

    C.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D.宣传民主科学进行思想改造

  • 5、“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这时的蒋介石

    A.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

    C.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 6、《南京条约》中使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的条款是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C.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D.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 7、1839年6月,领导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尊严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道光帝

    C. 关天培

    D. 邓世昌

  • 8、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③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⑤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 9、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各项中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①太平天国的都城         ②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③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 10、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这一事件(     

    A.掀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 11、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挫折,造成重大损失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四五运动”的出现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2、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建国后珍贵的历史图片,根据图片内容,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中外交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对内民族关系融合发展 D.党内民主政治发展演进

  • 13、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4、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首次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

  • 15、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论联合政府》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 16、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豫湘桂战役

  • 17、下列一同学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使美国沦落为最落后国家

    D.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8、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A.丁汝昌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 19、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林彪.江青制造的所谓“二月逆流”

    B.“大跃进”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评

    C.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

    D.“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销职务

  • 20、1926年7月9H,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各路大军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歌声中出师。这里的“除军阀”是指(     

    A.袁世凯曹汝霖张作霖

    B.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袁世凯吴佩孚孙传芳

    D.曹汝霖张作霖孙传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2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3、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指1935年召开的________,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红军三大主力________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

  • 24、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25、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 26、________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制度或政策。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3)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制定的基本政策——

  • 28、重点进攻:________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与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29、抗美援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总指挥是_______

  • 30、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名称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重要思想?请你阐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的确立过程。

  • 32、殖民者在哪场战争中首先打开中国大门、入侵中国? 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出该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 33、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17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见证)如下图

    (1)图一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2)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3)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顽强抗争)

    (4)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两例。

    (5)列强的侵略使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也不得不拿起了武器。请回答: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掀起了哪些运动?

    (忧患意识) 

    (6)给以上探究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请你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