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途径。这一方针最早在下图哪一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先进的知识青年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拯救中国一切的黑暗。“德先生”和“赛先生”其实是指( )
A.民主、科学
B.民主、共和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3、这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它设计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月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上文中的这个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
D.《警世钟》
4、清末民初,江苏南通人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成为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下列企业,属于张謇创办的是( )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福州船政局
5、毛主席曾说:“推翻清朝以后,孙中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没有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对反帝的要求…”毛主席认为孙中山的失败源于( )
A.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脱离人民群众的需求
C.帝国主义力量的干涉
D.长期保守思想的束缚
6、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它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联系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7、对于一些现象我们需要去伪存真。对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谬论,我们最有力地回击是
A.影片《南京!南京!》 B.《东京日日新闻》相关报道
C.南京大屠杀现场遗迹 D.一位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8、李同学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 “还我青岛”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签字”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的是( )
A. 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B. 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
C. 孙中山等号召讨伐袁世凯 D. 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
10、《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号召人们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其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李大钊
11、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被废除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2、了解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南昌起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13、历史老照片是人们用相机留下的历史印迹,是历史事实的形象再现。老照片《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得场景》(图)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是司令员(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周恩来
D.刘少奇
14、曾经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现在看来只是残垣断壁(下图),造成这种现状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15、有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包括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袁世凯
16、“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3月,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8、1971年,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此语评论的是中国( )
A. 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 B. 出席万隆会议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参与APEC活动
19、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
A.家庭个体劳动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20、八年级探究小组在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内容时,应参考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八字方针》
2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22、198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珠海、汕头和________设立为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3、1920年夏,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召开。
24、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请结合图片,完成下列填空。
(1)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______(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______。在此条约中,割____给英国。
(2)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他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1937年,日军攻陷____,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____,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
25、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6、观察下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
B.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地——遵义
C.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7、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8、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9、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30、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贡献。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战略转移最终胜利结束的意义是什么?
(2)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3)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今年(2020年)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谈谈你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3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3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3)材料中的二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
(4)他们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