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中原解放区 B. 东北解放区 C. 陕甘宁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2、某班同学为-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
C.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
D.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
3、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建立强学会 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创办《万国公报》
4、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对比是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请你判断《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都有割地条款
②都有赔款条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可以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
A.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8、下图漫画表现的内容是( )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的签订
9、下图所反映的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这次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运动( )
A.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后期的主力转变为商人和学生
C.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D.是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运动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反国家分裂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对下图所示年代尺中的时间所对应的事件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侵略与屈辱 B.屈辱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12、如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爆发是1912~1919年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B.生产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
D.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不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13、漫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要历史信息。如下图是一幅名为《家乡喜讯》的漫画。该漫画与下列哪一个文件密切相关(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朝鲜停战协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
A.《申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民报》
15、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实现了富强民主
D.完成了国家统一
16、某校准备邀请某学者做讲座,下侧图文框中的内容来自该校同学制作的宣传海报。下列选项中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天方夜谭》赏析 B.布匿战争战况分析
C.楔形文字解读 D.民主政治发展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西方列强是
A.英国
B.沙俄
C.美国
D.日本
1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9、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图示的办法归纳学习内容。下列图示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20、小李的爷爷通过土地改革分得了田地,但经常由于农具不全和人手不足及水源灌溉不便等影响收成,后来党的一项运动解决了他的这些难题。这项运动是( )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改造
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化
21、(1)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①________。
(2)公元前60年,汉朝设②________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③_________。
(4)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④_________。
(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⑤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限制。
22、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3、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始祖,有“______________”的美称。
2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______制度;20世纪50年代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________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国家)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三国干涉还辽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________”的政策。
26、1949年10月1日,____ 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他带棺出征,最终收复新疆。他是( )。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他是( )。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变法失败后慷慨就义。他是( )。
28、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9、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30、1916年,______战争结束,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______,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从材料八年级上册所列目录中任选取三个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概括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
(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这个通知所说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33、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中国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
(3)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新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新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胜利使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通过以上探究,有什么认识?
3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 | 翻译书籍类型 | 书量和所占比例 |
20世纪以前 | 自然科学 | 437部,占75.3% |
社会科学 | 80部,占13.9% | |
20世纪初 | 自然科学 | 164部,占19.6% |
社会科学 | 327部,占60.9% |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