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的下列讲话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是
A.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C.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
D.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方法、都是手段,当然都可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核潜艇待命出发
3、“30岁的皇帝(咸丰)(1831-1861)如愿以偿地驾崩,终其一生也没有会见过不愿“跪拜如仪”的洋夷--站在他的角度,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材料中所指的这位皇帝不愿会见的“洋夷”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者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4、据下图可知,通商口岸的开设
A.都是在我国沿海地区 B.都为了进行鸦片贸易
C.和侵华战争路线吻合 D.由沿海地区深入内地
5、中华民国初年,政局风起云涌,动荡不安。下列关于民国初年的主要史实,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二次革命” ②护国战争 ③“宋案” ④袁世凯复辟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6、2019年5月4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新华社记者撰写的文章《百年青春心向党 矢志建功新时代——致敬中国青年运动100周年》。此举是为了纪念
A.黄花岗起义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7、1966年,我国组建了导弹部队,被周恩来总理命名为“第二炮兵”,应新时代我国军制改革的需要,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为( )
A.核导弹部队
B.常规导弹部队
C.作战保障部队
D.火箭军
8、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 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 年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9、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并缴获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
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
D.武器比较先进
11、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12、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是真实地记录 ( )
13、“戊戌变法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材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的( )
A.原因
B.特点
C.过程
D.影响
14、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
A. 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15、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张自忠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我国农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实行大包干
D.全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18、下面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9、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结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军队众多 B.清朝军队完全不抵抗
C.人民群众没有抵抗 D.清朝封建专制腐败
20、“尼罗河的赠礼”和哪一文明有关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D. 古代中国文明
21、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起, 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3、(题文)填空题。
(1)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其北伐的对象是____、孙传芳和_______。
(2)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
(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______胜利结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________。
25、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创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____。
27、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8、完成下列表格
三大改造的内容 | 途 径 | 意 义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_____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______ |
29、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30、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请回答下列各问: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什么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请问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5)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新征程。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中共八七会议全体党员书》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请指出导致“严重的环境”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用有关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英勇的中国人不断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请分别列出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
(3)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开创此条革命道路的核心领导人是谁?
34、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对棉花、蔬菜及其他农业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个体分散的农业生产力未能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满足工业和城市的需求。同时,农村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劲状态,对工业尤其是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减少。
材料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私人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等诸多矛盾不利于国家整个的有计划经济建设的进行,因此,公私合管显得十分必要。
材料三: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 |||||
成分比例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什么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什么独创性政策?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说明了什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