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毕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   )此。妪,先大母婢(   ),乳二世,先妣抚(   )甚厚。

    A.已 矣 于 也 彼 B.已 也 于 矣 其

    C.已 矣 于 也 之 D.已 也 于 也 之

  • 2、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科举考试名,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中试者称秀才。

    B.庶吉士,是明、清两朝的官名,又称“庶常”,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历法,指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D.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巡视监狱,审录在押犯,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制度。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空军运-9机群近日从西部某机场出发,一日千里,抵达南海某岛礁进行空投演练后返回,这标志着运-9飞机已全面形成战斗力。

    ②中医养生理论讲“五色入五脏”,红色事物入心、入血,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冬季,能让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心脑得到休养生息

    ③10月11日,安徽66岁的环卫工人李兰英在雨中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其丢失的7万元,这一消息被媒体炒得沸反盈天,感到了无数网友。

    ④文艺教育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一些数学家常常萧规曹随,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难以真正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⑤特朗普访华期间,他6岁的外孙女唱中文歌,背古诗,表现可圈可点,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中文小网红”。

    ⑥虽然意大利队全场控球率高达75%,但是瑞典队的大门始终固若金汤,最终,意大利输给了对手,时隔60年后再度无缘世界杯。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跨者不行

    D.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别出心裁 映入眼帘   赞叹不已   如烟似雾

    B.明察秋毫 幅圆广阔   轻而易举   瞬息万变

    C.瞻养父母 归根到底   晶莹透明   微波辐射

    D.推陈出新 疏疏朗朗   因地治宜   无声无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一开始即有一种中国思想特色,他是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人生提供行为标准,他把哲学分为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这种分类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物理学、逻辑学、伦理学,而在对西方哲学的认识中,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代表了中国思想特质的哲学观。近代中国哲学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任务,引入一个有普遍性的学科与平台,发掘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空间以与现代科学等西方现代文明形态对话。

    在西方哲学范式占主流的思维方式中,哲学是追寻理性的理智活动,以理性与理性的言说思考、讨论世界的普遍性真理,而从持这一立场的许多西方哲学学者看来,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则是一个待讨论的问题。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部分西方学者因此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其实,中国哲学中也不乏理性讨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个理性讨论放在最核心的理论位置。

    西方哲学的先驱一直在反思哲学上的西方中心论,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哲学或许不止有一种形态。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的先秦诸子、印度的苦行者、希腊的哲学家、以色列的先知,无论彼此的信仰、思想内容与内在禀性的差异有多大,都属于同一类的人。他所谓的哲学是指突破了依赖异己性力量,而从人自身发现了超越性,并让自我与宇宙的内在根源相契合的学问和实践。而一个文明是否能获得它的高度,就在于它是否能在混沌或混乱中取得这种突破。余敦康认为有必要从文明的角度思考人类哲学的多元与差异,他的基本想法是人类精神的觉醒是在希腊、印度和中国这三个地区同时发生的。余敦康先生以精神自由的原则取代了古代文明的实体性原则刻画哲学突破的特征,中国的先秦诸子哲学与希腊、印度哲学都发现了一种关于精神自由的意义,它们都脱胎于早期宗教,然而形态却因整体环境、面对问题、文化基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希腊文明的求知、印度文明的追求解脱、中华文明的求道皆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形态。如果这样理解哲学的话,那么并非理性形式而是人自觉地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这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这才是哲学更恰切的定义。冯友兰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在之后的著作如《新原人》中进一步完善,以觉解说与境界说将人生哲学的意义充实,与雅思贝尔斯等人相互呼应。

    冯友兰认为,中国所以没有近代自然科学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向来认为,人应该求幸福于内心,不应该向外界寻求幸福。然而进一步深入到对哲学的探索后,冯友兰却显露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即对普遍性的探寻。他把哲学看成一种具有超越文化意义的有普遍性的思想,这种对普遍性思考的追求一直贯穿在冯先生的哲学探索中,此后明确体现在贯穿他一生思考的共相问题中。在《天人损益论》中他已经明确了对哲学的自觉追求,把带有时代焦虑性与地区局限性的政治文化问题转化成一个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这种意义上的哲学追求至今仍有生命力。哲学作为一个公共的理性平台,应该承担起协和各种思想立场、各个文明立场的责任,而不是片面强调某种文化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哲学平台让冯友兰得以在同期的文化学者的摸索中脱颖而出,中国哲学终究成为取代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的思想与学科范式。在《新原人》中,冯友兰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四境界说,他给哲学下了一个最代表中国立场传统的定义:哲学的用处,本不在于求知识,而在于求智能。哲学可以使人达到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而不能使人常住于天地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给人留下不重视理性论证的印象,让一些西方学者质疑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B.雅思贝尔斯认为中国先秦、印度和希腊哲学都脱胎于早期宗教,是哲学的不同样态。

    C.冯友兰认为中国人过度追求内心幸福和外界幸福的结合,导致缺失了近代自然科学。

    D.冯友兰通过建立哲学平台,让中国的哲学取代了传统经学、理学、玄学、义理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总说冯友兰对哲学的分类和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从理性思维上诠释说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章以雅思贝尔斯和余敦康的观点为例,表明部分学者意识到了哲学的多元性。

    D.文章列举冯友兰《新原人》中的四境界说,并认为哲学能让人达到最高的天地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友兰作为中国思想应对西方思潮的一个代言者,一开始即扭住了人生问题并把它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并在之后的论著中不断完善。

    B.通过对中西方哲学家观点的分析,作者认为把哲学定义为人类反思自身,并将自身与宇宙整体关联起来的一种精神自觉活动或许更恰当。

    C.冯友兰的人生问题的哲学观跟西方中心论中那些西方哲学家不一样,跟西方哲学家如雅思贝尔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D.冯友兰对普遍性的探寻结果,即用超越具体时代和地域的哲学问题去根治时代特殊性与地区局限性,由此开创了中国哲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诫世上女子不要过分沉迷在甜美的爱情之中。

    (2)在《三峡》中,郦道元仰观冬春之景,见到“_________________”,峰间瀑布飞悬,山水树木“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无穷的趣味。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社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六种情景,动静相间,声色相融,互相映衬,意境凄清萧瑟。

    (3)苏轼《赤壁赋》中写出箫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嫉妒自己,“________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抚今追昔。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敦颐《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宿  雨

    王安石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

    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注释:芜:指杂草。

    1王安石,字 ,号半山。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

    2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表达了诗人看见沿途奇异美景的新奇与喜悦。

    B.颔联的“塞垣”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次边塞之行。

    C.颈联写夜雨洗去沙尘,天空晴朗而滴漏之声渐稀。

    D.尾联两句写诗人为赶路而天不亮就起来穿上征衣。

    3诗歌首联不仅对仗,写景也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词语对其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訴谓王曰: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魏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周訴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二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 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王尚未听也。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支期曰:王勿忧也,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支期说于长信侯。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愿王无忧。

    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而许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乃案其行。

    (节选自《战国策 ·魏策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B.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C.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D.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泛指黄河中游北面地区,与《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的“河内”含义不同。

    B.不行意思是不去,与《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的“不行”含义不同。

    C.奈何意思是怎么办,与《鸿门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的“奈何”含义相同。

    D.期年指满一年,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的“期年”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军在华阳被秦军打败后,魏王准备人秦朝拜,因为入秦朝拜可能存在有去无回的风险,周訴和支期先后劝魏王不要去秦国。

    B.周訴未能劝止魏王入秦,而支期得以劝止,是因为支期拿楚王来说事,劝魏王伺机而动,并让其看到了楚魏联合抗秦之可能。

    C.魏王打消了入秦朝拜的念头之后,仍有因违背承诺而失信的忧虑,支期则巧妙设计利用长信侯成功地解除了魏王的忧虑。

    D.魏国将要割地给秦国时,孙臣认为这是群臣私心所致,他用抱薪救火的比喻说服魏王,并劝魏王可以抓住主动权割地予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2)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孟子》)

    ②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③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伸淹)

    ⑤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严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