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电影《长津沏》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反抗美军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该片自国庆上映以来,打破中国多项影史记录,广受观影者好评。下列已学过的侵略战争中,美国直接参与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战争
3、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的“鞑虏”指的是
A.满清贵族(清政府)
B.普通满族民众
C.西方列强
D.西北少数民族
5、“这是唐王朝历史上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动乱,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此“社会动乱”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靖难之役
6、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7、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采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8、《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
9、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于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该纪念馆中陈列的英雄事迹是( )
A.邓世昌黄海御敌
B.李鸿章筹建新式海军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聂士成保卫天津
10、如图是列强侵华的历史见证,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雅克萨之战
11、下面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所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的封面,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2、容闳说:“干王(洪仁玕)居外久,见识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能体现材料中“干王居外久,见识稍广”,“略悉外情”的是他编著了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国闻报》
1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创办近代军工企业
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4、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鲁迅—《黄河大合唱》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15、中国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A.光绪帝 B.康熙帝 C.道光帝 D.咸丰帝
16、1925年,先生病逝于北京,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材料中的先生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17、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历史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青年》杂志 ②“明定国是”诏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8、李大钊在经,《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目的是为了( )
A.发展起义军
B.推翻清朝统治巩固政权
C.权力欲望的膨胀
D.抵御外来的侵略
21、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2、____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的刺激太大了,洋务运动时期人们曾寄予很大期望的新式海陆军,在战争中竟那样快地覆没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人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____”。
23、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4、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5、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辛亥革命时期 | 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①_____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___②___准备了条件 |
三大改造时期 | ___③___ |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__④____ | 人民公社化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___⑤____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⑥_________ |
26、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_。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__________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______________是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4)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统治权实际上掌握在____________ 手上。
(5)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7、______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8、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29、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30、__________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有哪些?
33、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导火线是什么?
34、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2)哪些人是五四运动的先锋?五四运动中哪一阶层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