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临沧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 815日   B. 92

    C. 99日   D. 1025

  •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方式解放

    B.“两个凡是”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刘胡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的

    A惩办卖国贼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取消二十一条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5、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A.   B.   C.   D.

     

  • 6、“为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里的会议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B.   C.   D.

     

  • 8、“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9、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23.3%。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1978年1987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北京粮食供不应求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困难

    C.北京市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饮食

    D.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供给不足

  • 10、下列对五四运动的总体解释,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 中国的“文艺复兴”

    B. 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 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 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全国性的胜利”指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蒋介石仍坚持反共立场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联合

    D.国民政府实现全国统一

  • 12、人民解放军面对国家安全需求变化和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这一战略性转变开始于

    A. 新中国成立后   B. 三大改造后   C. 文化大革命中   D. 改革开放后

  • 13、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得益于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     

    A.科教兴国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中部崛起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 14、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D.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 15、下列事件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1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 17、马祖民俗文物馆举办两岸剪纸艺术展。这体现了海峡两岸的(     

    A.商贸往来

    B.探亲访友

    C.文化交流

    D.捐资赈灾

  • 18、据《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之, 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件是指

    A.天京事变

    B.天京陷落

    C.北伐、西征失败

    D.永安建制

  • 19、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其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是(  )

    A. 公方   B. 私方   C. 公、私双方   D. 都不是

  • 2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了挽救国家的预势,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_________”

  • 22、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 2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_____,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2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5、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 26、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 27、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 28、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

    (5)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请回答:

    (1)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哪个方面?

    (2)这次大会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这次大会形成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谁为中心?

    (4)这次大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 33、简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第一簇革命星火。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共诞生”为主题设计了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会议代表】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大”内容简表

    项目

    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A____________

    中心任务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举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2)图片中的三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他为什么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3)请你在中国共产党“一大”内容简表中把A、B两处填写完整。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如何理解“新”字?

    (5)通过以上材料,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