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新变法失败后,一些人开始摆脱传统旧文化的束缚,从封建士人转化为近代知识分子。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开启了近代化的潮流
C.动摇了传统的封建礼教
D.推动了思想观念转变
2、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从点到面、从线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是( )
A.单层次
B.全方位
C.宽领域
D.多层次
3、下表材料表明参议院所行使的权力是( )
第十九条 | 一、议决一切法律案;二、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决算…… |
第二十三条 |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决议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 |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4、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
B.转战陕北
C.决战平津
D.渡江战役
5、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B.争取冯玉祥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
C.打倒吴佩孚、孙传芳 D.使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6、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场“现代化的尝试”( )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有学者指出:中共十四大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该学者要解释这一结论,需要重点阐释的是
A.经济建设成重心
B.转轨市场天地宽
C.设立特区开窗口
D.科学发展促和谐
8、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他提出的口号是
A. “实业救国” B. “曲线救国” C. “教育救国” D. “抗日救国”
9、在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国(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手工业进行改造
1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1898年,百日维新
D.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11、李明的爷爷出生于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即公元( )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12、尼克松总统在回忆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在这里,”另一个时代开始“是指(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D.中印两国建立邦交
13、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
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
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
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14、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柳”指的是
A.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的演变( )
C.变革了封建政治体制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5、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这一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些规定(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B.促进了西部大开发的法律依据
C.加快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体现少数民族具有优先发展权
17、这场运动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8、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盖印章的主人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陈化成 D.聂士成
19、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国家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20、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
A.民用工业近代化
B.军事工业发展到了海外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以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______纪年。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2)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24、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 1984年,《 》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史册。
26、“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比特拉克……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其中“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__开办;
(2)1986年,__________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0、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31、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追寻伟人学历史)国庆70周年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在阅兵活动中,解说词说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革命政党机关报的名称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三大主义?
(3)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34、中国走过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漫漫长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根据材料一图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文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摘自《复兴之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标志。
材料三 深圳特区大事记(部分)
时间 | 大事记 |
1978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980年 | 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
1984年 | 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 |
1992年 |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 深圳生产总值比1979年增长了144倍。 |
(3)根据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四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彩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