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九运动
C. 西安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2、中国近代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A. 京师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南京大学 D. 清华大学
3、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是( )
A.封君封臣
B.什一税
C.武力斗争
D.教会税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辛亥革命果实得以维护 D.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5、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
C.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6、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A.民主制度
B.立宪制度
C.封建帝制
D.封建制度
7、“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下列邓小平的言论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下列属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为是( )
①南京大屠杀 ②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③挑起甲午战争 ④发动九一八事变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舰队在黄海海域袭击了北洋舰队。在激战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10、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2、下面反映的时代需求是( )
A.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B.顺应潮流,实业救国
C.摆脱危机,民族独立
D.应运而生,民主共和
13、《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材料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14、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因为
①农民缺少生产工具、资金②不能合理地利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的工具④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制作大事年表是进行历史专题复习的有效方法。从下面大事年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两岸各界人士渴望实现祖国统一
C.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
D.“一国两制”为港澳台回归奠定基础
1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 通过了《共同纲领》
B. 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 实施了镇压反革命计划
D.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听候中央处理”。这实际上是要东北军
A. 积极抗战 B. 顽强抵抗 C. 不要抵抗 D. 联共抗日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艰难,资金短缺与技术落后伴随始终,但他们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铺设了道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年均注册工厂数量出现下图变化的原因有( )
①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日本的经济援助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④中华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事件是 ( )
A.东北易帜 B.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扶清灭洋”口号提出是在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1、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2、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4、抗击华尔洋枪队的太平天国青年将领是( )
2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
28、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爆发的地方
B中华民国的首都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
30、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
(2)1776年7月4日,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_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颁布了____________。强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3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红船精神)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长征精神)
(2)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长征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哪一次?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3、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所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