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桂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十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 2、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两段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A.都扩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都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都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D.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 3、“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 4、《南京条约》没有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广州 B.南京 C.厦门 D.上海

  • 5、徐继畬在1844年《瀛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 6、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建设成就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白沙洲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黄浦江大桥

  • 7、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因为历史上这一天一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道光帝

    D. 关天培

  • 8、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小强的爷爷说自己出生于民国二十五年,那么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 1935   B. 1936   C. 1937   D. 1938

  • 9、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 11、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台湾方面领导人进行了会面(如图),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次会面(  )

    A.地点安排在了大陆北京人民大会堂

    B.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是1949年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D.国民党方面的团队称为“和平之旅”

  • 1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洋务运动

     

  • 13、下列航海家中,到达过太平洋的是

    A迪亚士

    B·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 1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朝的统治 B.灭亡和瓜分中国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抢劫北京的财物

  • 15、1913年10月,袁世凯破坏民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其独裁活动不包括(   )

    A.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是大总统   B. 取消国会   C. 修改总统选举法   D. 废除民国纪年法

  • 16、李洪峰在《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谈道:“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近代法国实现“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是通过(     

    A.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

    B.文艺复兴、拿破仑对外战争

    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D.启蒙运动、拿破仑对外战争

  • 17、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①全方位②只针对发达国家③多层次④宽领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材料中的清帝是指( )

    A. 孙中山   B. 黎元洪   C. 宣统帝   D. 咸丰帝

     

  • 19、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含有如下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国祖国”。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主题名称,最合适的是(  )

    A.祖国统一大业

    B.民族工作成就

    C.思想文化成果

    D.外交工作纪事

  • 20、下图是小明在上海参观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若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据图指出我国经济特区的地域分布特点

     

  • 2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 23、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对当时社会有了很深的影响。

    (1)开启中国军事、经济、教育近代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

  • 2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____(人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5、1927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举行秋收起义。

     

     

  • 26、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 27、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号交接入列,增强了国防能力。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改名为____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 28、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 29、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30、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建国后,无论是巩固政权还是进行建设,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3)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33、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几条并行前行、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

    (1)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为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对当时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近代化探索中唯一涉及农民关心的土地制度的一次探索是哪一次?在其革命纲领中提到的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是什么?后来阐发为什么?

    (4)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有一场运动热烈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列举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为木质铁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加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是中国惨败,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该国与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显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