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②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28个解放军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
3、“陈连升父子英勇喋血沙场,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英勇战死”。这些民族英雄抗击的侵略者是( )
A.英军
B.俄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4、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指出:“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由此可知南京临时政府( )
A.已得到列强全力支持
B.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实现了中国完全独立
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5、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 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A.“大跃进运动”
B.农业合作化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7、1936年,《张、杨对时局宣言》写道,“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据此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鼓励东北将士奋勇杀敌
C.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号召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8、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跳出敌人包围圈的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强渡大渡河
9、小明自驾游时,导航仪中显示了下图大桥,它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该桥修建于( )
A.民国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任务不同
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斗争方式不同
11、会议纪要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纪要出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会议的是
A.“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大会确立了毛泽定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12、如果要拍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情景剧,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A.三元里抗英 B.廊坊阻击战 C.威海卫战役 D.天京保卫战
13、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且在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斗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14、“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15、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其中不包括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16、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17、1966年,我国组建了导弹部队,被周恩来总理命名为“第二炮兵”,应新时代我国军制改革的需要,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为( )
A.核导弹部队
B.常规导弹部队
C.作战保障部队
D.火箭军
18、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②高梁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孙中山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他评价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西会党起义
D.萍浏醴起义
20、我国“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只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21、第三次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日军对________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2、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________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23、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
24、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
(2)是“中国人的光荣”——周恩来。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3)中国西学第一人—— ,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25、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6、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 _______,对资本主义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成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
(3)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30、五四运动的时间:②_____年5月4日。
31、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读下图,回答:
(1)这幅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包括什么?
33、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是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将国号定为“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以取代往日的旧制陈规及封建的社会习俗。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比喻成“名医”,他们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晩清发起的自救运动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判断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该政权建立于哪一年?为巩固革命成果,颁布了哪一宪法性质的文件?
(3)材料三中“救治‘头脑疾病’”指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哪项运动?举出这项运动中的一位“名医”。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何频频探索近代化?(写一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