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日喀则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宣统帝下诏退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纲领中能体现民权思想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3、“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 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 4、190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它是(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中国同盟会   D.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 6、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的积极作用在于(     

    A.有效地避免了内战

    B.为抗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C.为和平建国奠定了基础

    D.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 农业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建立农民互助组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0、它代表的不指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代表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它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

  • 11、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有

    ①进行虎门销烟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 1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如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 13、199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是开发开放

    A.广东珠海

    B.上海浦东

    C.山东青岛

    D.福建厦门

  • 14、“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 歼-5型歼击机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籼型杂交水稻

    D.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 15、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此次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朱德

    B.彭德怀

    C.贺龙

    D.刘伯承

  • 16、一家姓氏,一代王朝,集天下之血火,开创一个新世纪!多国争雄的春秋战国时代,秦最终统一了天下。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 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 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17、下列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郭沫若---《雷雨》 B.老舍---《子夜》

    C.鲁迅---《阿Q正传》 D.矛盾---《狂人日记》

  •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是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衣着丰富多彩   B. 人民饮食结构单一

    C. 自驾出游流行   D. 普遍使用移动电话

  • 19、辛亥革命后,传统的三跪九叩、长拜作揖被点头鞠躬礼和握手礼所取代,时不时听见“先生”或“君”的招呼声。这说明

    A.清政府开始改变陋俗 B.列强强迫中国改变社会习俗

    C.西方文明对中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D.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 20、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②长征的胜利③遵义会议④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 22、《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23、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 2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①处自治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②处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 25、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纲领---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四天大屠杀的地点---

    (3)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 27、19284月朱德、陈毅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___________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610月,红军主力在_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28、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9、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 30、著名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________收复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壮烈殉国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 32、本学期,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 33、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上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请回答:

    1)该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那次改革?这次改革开始的时间?

    2)在位的天皇是谁?

    3)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