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茂名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陈独秀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这有利于北京大学

    A.培养更多的科举考试人才 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C.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 D.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

  • 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马关条约》知识卡,其中_______处应填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3、假如你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七大”   B. 日本投降   C. 重庆谈判   D. 三大战役

     

  • 4、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这部宪法的特点是(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5、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而召开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6、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能够成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转折点的事件是

    A.

    B.

    C.

    D.

  • 7、“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 8、近代史上破坏共和制度妄图做皇帝而最终被为人民所抛弃的是

    A.黎元洪 B.袁世凯 C.李鸿章 D.叶志超

  • 9、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狂人日记》

    C.《新青年》

    D.《文学革命论》

  • 10、《抗美援朝战争馆》位于军事博物馆东三楼一厅,在这个展馆中,你可能看到的是(     

    A.飞夺泸定桥

    B.血战台儿庄

    C.挺进大别山

    D.坚守上甘岭

  • 11、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B.百团大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武汉失陷后,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 12、80年前的1937年仲夏夜,日军谎称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日军随即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此次事件称(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3、与“1937年”,“宛平”,“日军”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 14、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均田免粮

    C.自强

    D.求富

  • 15、“在一名俘虏兵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这里的总统府是指哪个政府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南京伪国民政府

  • 16、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要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个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A.中华兴中会   B.中华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华兴会

     

  • 17、“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两句话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列强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 18、某学者说:“它所终结的,不仅仅是个王朝,更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王朝时代……此后,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 19、“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以下观点可以佐证的是(  )

    A.中国主权被列强所侵犯

    B.中国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外国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 2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踊跃支援前线战斗

    B.华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D.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1年,______(地点)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0——1953年的______(事件)战争的伟大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22、______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1900年,______联军进犯北京,中国首都再次沦陷。

  • 2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 24、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人物);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__(人物)。

  • 25、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 26、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____

  • 27、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2006年,(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8、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_________

     

  • 29、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 30、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屈辱中抗争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一巴掌”是谁打的?签订了什么条约?

    (2)“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哪一场?此场战争中侵略者在哪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3)如图为德国颁发的“为了胜利的战斗——中国战事纪奖章”,奖章将德国通用货币的图案“鹰抓蛇”改为“鹰抓龙”,侮辱中华民族之意昭然若揭。“中国战事纪奖章”所纪“战事”是哪次战争?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 33、请写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医学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4例即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强国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2—195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增长情况表

    工农业产品

    粮食

    增长率%

    98.49

    296.30

    31.85

    19.3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

    (2)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具体进行了怎样的调整?通过这次调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我国“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