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秀全在历史上写下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
A.抵抗英国的侵略 B.抗击日本侵略
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领导义和团运动
2、彭德怀语:“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3、为了更多地了解近代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四部影视作品,请你按历史发展过程安排观看顺序
①《林则徐》
②《慈禧西行》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4、护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案”
B.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5、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实际上始于五四运动,完成于1922年二大的召开。将党的建党工作起点定于五四运动,是因为它
A.开始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第一次鲜明举起了反帝的旗帜
D.促进了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6、1911年11月8日,通州(现南通)进步人士举起义旗,宣告独立,成立革命政权。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直接推动通州独立的是(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宣统皇帝的退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7、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得以建立是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8、重大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C.平型关大捷——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D.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9、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是( )
①减租减息政策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没收地主土地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到:“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又一次跳上了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为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邓小平强调( )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要实行改革开放
C.要建立和谐社会
D.要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11、制作年代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中的①②分别代表( )
A.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新中国成立
B.①新中国成立②西藏和平解放
C.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②西藏和平解放
D.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新中国成立
12、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中国同盟会
13、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14、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5、2013年12月26日建成通往潮汕地区的动车线,盘活了整个广东经济。在近代,作为广东籍的著名铁路工程师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是 ( )
A. 侯德榜 B. 詹天佑 C. 严复 D. 魏源
1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护国军力量强大
C. 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 北洋军阀力量分裂
17、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B. 训练新式军队
C. 裁撤冗官
D. 开办新式学堂
18、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 D.日军在旅顺
19、“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 )
A.武昌起义的爆发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五四运动的进行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里的“里程碑”当指( )
A.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主
B.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
C.开始了中国近代化探索
D.开启了新的革命局面
21、“南美解放者”------
22、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23、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_年;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
24、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25、“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2)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由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4)2003年10月,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员是 。
27、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8、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9、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粉碎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30、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1、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写出一点即可)
(3)被称作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
(4)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事件。
(7)今年是建党百年,请你写一句祝福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33、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年前,甲午战败,戊戌变法运动兴起,“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改革旧教育、建立新学堂,成为了变法的第一要务,北京大学也由此而生……120年来,北京大学始终坚守着建校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庄严承诺。
——林建华校长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发言
材料二:然人物尽多,其中要以陈、胡、李、周四人起的作用最大,其影响所及不限于校内,抑且不限于北京一地而能风动全国者,则以种种刊物是不胫而走的。……以时间计之,‘五四’、‘六三’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六月的事,其时《新青年》刊行既满三年有半。正为在事前有这三年多的酝酿发酵而后乃有北京八校的学生行动和上海各地的罢工、罢市那些风潮出现。
——梁漱溟《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
材料三: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完整,掀起器官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概括北京大学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认为哪两件事是有关系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青年学生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