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以上论断出自毛泽东的
A.《星星之火,用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论持久战》
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抗日救亡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4、美国独立战争实质上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B.北美13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C.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斗争
D.纯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以上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意义
6、年轻的光绪帝在危局的刺激和康有为等人的感召下,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下令变法。据此判断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抵制外国侵略
C. 镇压农民起义
D. 维护清朝统治
7、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陵墓
B.宫殿
C.祭祀用的神堂
D.生活的场所
8、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其中写到:“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件大喜事”就是( )
A.中共党成立
B.三大战役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重庆谈判
9、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新文化运动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10、81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长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件是( )
A. 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飞夺泸定桥 D. 吴起镇会师
11、孙中山:“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扶助农工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
A.共产党的利益
B.工人利益
C.多数人的利益
D.人民利益
13、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时正处于( )
A.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B.公元前二世纪后期
C.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D.公元前三世纪后期
1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 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 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 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15、海峡两岸同胞对国共再次握手充满了希望。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并指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这次会谈( )
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D.南京政府的成立
17、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新的状况,这就是
A. 政府腐朽落后
B.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C. 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8、如下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引起A点到B点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文革”的破坏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急于求成,缺乏经验
19、几百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1999年回归了祖国
B.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C.现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D.属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20、下面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A.变法图强
B.扶清灭洋
C.仁政法治
D.师夷长技
21、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2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____,要求剪去辫子。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_______的服装一律废止;_____、西服、新式旗袍流行起来。
24、1978年12月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5、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______;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
26、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①____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⑥____ ⑦____ ⑧____ ⑨____ ⑩____
2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8、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9、时间: _____年1月1日。
30、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发生了______、______ 、______三大战役。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结合所学回答
(1)“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2)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举两例即可)?
(3)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近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著作是什么?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个?
(3)请列举近代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两例。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为捍卫新中国安全,援助邻邦,我国与美国侵略军进行了哪场战争?为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又做了哪件大事?
(2)到1956年底,哪件大事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之后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有失误,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项工业建设成就、一位英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首先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请举出一个。
(4)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览全局,励精图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习近平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共 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以及你自身的生活、学习感受,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4、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反映在经济上,就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西方工业文明和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并呈现出城乡不同步、中西结合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1)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以后中国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沪,指上海;宁,指南京)来去也从容。”
(2)据材料二分析,火车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