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你再执迷不悟下去就会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人。
B.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她吃得心满意足,看得母亲眉开眼笑,笑容从心里流淌到脸上。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节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文章在叙述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B.《回延安》作者贺敬之。这首诗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全诗一韵到底,格律严格,形式严谨。
C.《诗经》,又叫《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关雎》《蒹葭都是《诗经》中的名篇。
D.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富足、和谐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成为历代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的原因。
B.清明节,很多长沙市民自发悼念袁隆平,将写满了寄语的卡片投入时空邮箱,寄托哀思。
C.据报道,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和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
D.近日,我国一科研所传来重要消息称,我国的20兆瓦级舰用汽轮发电机组成功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我国的舰船发电系统又实现了一个全新。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听蜀僧濬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①绿绮:琴名。②流水: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③霜钟:指钟声。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画直线句子所写的画面,并分析这两句话的作用。
6、默写或根据提示填空。
(1)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6) ,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善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文段的内容。
【2】你知道“螳螂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请写下来。
【3】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习性。
8、请阅读《丁香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③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的驰骋。
④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⑤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⑥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⑦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籐。”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⑧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⑨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⑩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⑪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⑫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⑬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烧。
【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何要赞美丁香花?
【2】为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3】品味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③段是从哪些描写角度来写丁香的?
9、命题作文
读书生涯里,一定有那么一本书,提到关于书的话题就会想起它。提到它就会觉得它影响了你——照亮了你的内心,开阔了你的眼界,点亮了你的灵感,或者给了你温暖的慰藉,甚至改变了你的人生观……也许它很小众,但却是你的心头宝;也许它被很多人误读,但你却从中获益良多……
请以“那本书影响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