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佃农diàn 横héng蛮 铺砌qiè 深恶wù痛疾
B. 弧hú形 纤xiān弱 着眼zhuó 雕镂琢zuó磨
C. 池沼zhǎo 挟着xié 瞥见piē 盘曲嶙lín峋
D. 称心chèng 罅隙xià 不辍chuò 杳yǎo无消息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顽强拼搏,你才会获得最大的胜利,登临人生顶峰。
B. 在他的指挥下,使“长三甲”第八枚火箭于次日凌晨成功发射中星20号卫星。
C. 导游一再提醒我们带好雨具,万一在山上遇到下雨,临时买伞很贵。
D. 近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各大政府部门尽力解决而又希望解决的问题。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老虎一声大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快要落光了,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D.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背影》作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野草》等。
D.《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
5、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根据提示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②《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友好情谊。
⑤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经典常谈》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记载那些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名也是他提议的,但在他以前,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大约已经加以整理和润饰,所以各篇如出一手。《汉书》本传里记着他“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篇,号曰《隽永》”,大约就是刘向所根据的底本了。蒯通那枝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读这部书,真是如闻其语,如见其人。汉以来批评这部书的都用儒家的眼光。刘向的序里说战国时代“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说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便是文辞的作用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前403——前202),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而战国的名称也是刘向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1】简要概括作者认为“蒯通那支笔是很有力量的”的原因。
【2】请简要概括,汉以来人们对《战国策》的矛盾态度。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在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5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观察,为他们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要了解自己所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地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求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3)不少于6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