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该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 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C.《三峡》作者是南朝齐梁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选自他的《水经注》,这是一部文笔深峭,语言清丽,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D.艾芙·居里是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课文《美丽的颜色》就是选自其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B.《记承天寺夜游》 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C.《昆明的雨》的作者茅以升,作家,著有小说《子夜》 《大淖纪事》。
D.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著作有小说《复活》 《战争与和平》。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那美丽的青藏高原上,是藏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掉“在”和“上”)
B.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删掉“具有真知灼见的”)
C.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把“传统”改成“作风”)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D.全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由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精妙。
【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6、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有一个少年是福建来的,一个是浙江来的,还有几个是江西和四川来的,但是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有的已从少年先锋队“毕业”,虽然看上去还像孩子,却已当了几年红军了。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
接着我同一个班长谈话,他是个“大”人,二十四岁。他从一九三一年起就参加红军。那一年他父母在江西被南京的轰炸机炸死,他的家也被炸毁了。他从田里回到家里,发现父母都已炸死,他就马上放下耙子,同妻子告别,参加了共产党。他的一个兄弟是红军游击队队员,一九三五年在江西牺牲。
他们来历不同,但是同普通中国军队相比,是真正的“全国性”的军队,后者一般都按省份不同分别编制的。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团结,只不过是时常作为开善意的玩笑的材料。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们真的吵架。事实上,我在红区旅行的全部时间中,我没有看到红军战士打过一次架,我认为这在年轻人中间是很突出的。
虽然他们几乎全休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唱起来,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香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2】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红军战士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3】读完原著后,你觉得为何这本名著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8、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黄裙子,绿帕子 丁立梅
①十五年前的学生搞同学聚会,邀请了当年的老师去,我也是被邀请的老师之一。
②十五年,花开过十五季,又落过十五季。迎来送往的,我几乎忘掉了他们所有人,然而在他们的记忆里,却有着我鲜活的一页。
③他们说,老师,你那时好年轻呀,顶喜欢穿长裙。我们记得你有一条鹅黄的裙子,真正是靓极了。
④他们说,老师,我们那时最盼上你的课,最喜欢看到你。你不像别的老师那么正统威严,你的黄裙子特别,你走路特别,你讲课特别,你爱笑,又可爱又漂亮。
⑤他们说,老师,当年,你还教过我们唱歌呢,满眼的灰色之中,你是唯一的亮色,简直是光芒四射啊。
⑥他们后来再形容我,用得最多的词居然都是,光芒四射。
⑦我听得汗流浃背,是绝对意外的那种吃惊和惶恐。可他们一脸真诚,一个个拥到我身边,争相跟我说着当年事,完全不像开玩笑的。
⑧回家,我迫不及待翻找出十五年前的照片。照片上,我就是一位普通女子,圆脸,短发,还稍稍有点胖。A.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似青荷上的露珠,那么透明和纯净。
⑨老师有没有魅力,原不在于容貌,更多的,是缘于她内心所散发出的好意。
⑩我记忆里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小学六年级。学期中途,她突然来代我们的课,教数学。我们那时是顶头疼数学的。原先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个中年男人,面上整天不见一丝笑容。即便外边刮再大的风,他也是水波不兴,严谨得像老古董。
⑪她来,却让我们都爱上了上数学课。她十八九岁,个子中等,皮肤黑里透红,长发在脑后用一条绿色的帕子,松松地挽了,极像田埂边的一朵小野花。天地阔大,她就那么很随意地开着。她走路都连蹦带跳的,跟只欢快的鸟儿似的。B.第一次登上讲台,她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轻咬住嘴唇,望着我们笑。那样子,活脱脱像个邻家大姐姐,全无半点老师的威严感。我们一下子喜欢上她,有新奇,更多的,却是亲切。
⑫记不得她的课上得怎样了,只记得,每到要上数学课,我们早早就在桌上摆好数学书,脖子伸得老长,朝着窗外看,盼着她早点来。我们爱上她脸上的笑容,爱上她的一蹦一跳,爱上她脑后的绿帕子。她多像一个春天啊,在我们年少的心里,茸茸地种出一片绿来。她偶尔也惩罚不听话的孩子,却从不喝骂,只伸出食指和中指,在那孩子头上轻轻一弹,看着那孩子笑道:“你好调皮呀。”那被她手指弹中的孩子,脸上就红上一红,也跟着不好意思地笑。于是,我们便都笑起来。我们的作业若完成得好,她会奖励我们,做游戏,或是唱歌——这些,又都是我们顶喜欢的。
⑬然而学期未曾结束,却又换回原来严谨的男老师,她得走了。她走时,我们都跟去大门口相送,恋恋不舍。我们看着她和她脑后的绿帕子,一点一点走远,直至完全消失不见。天地真静哪,我们感到了悲伤。那悲伤,好些天,都不曾散去。
【1】文中一共写到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请简要概括。
【2】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顶喜欢穿长裙”“顶头疼数学”两个“顶”都是“最”的意思,是表程度的副词。
B. 第⑥段中的“光芒四射”一词其实并不是指我身上发出的光亮,而是“我”带给学生的总体印象。
C. “每到要上数学课,我们早早就在桌上摆好数学书,脖子伸得老长,朝着窗外看”侧面描写了代课女老师很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才盼望她来上课。
D. 结尾段交代了代课老师的去向,流露出作者深切的忧伤和对代课老师的怀念。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4】本文语言生动,富有感情,揣摩下列句子,任选其中一句,根据括号内的要求作简要赏析。
A.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似青荷上的露珠,那么透明和纯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B.第一次登上讲台,她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轻咬住嘴唇,望着我们笑。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5】本文的标题很有特点,请你品味一下它的妙处。
【6】你已是八年级的学生了,一定也遇到过好老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9、(题文)写作
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一定会发现有一些事情沉淀在记忆深处,久久难以忘怀。妈妈的一句叮嘱,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点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前的一道曙光……回首往事,会让生命感动,会让生活更精彩……
请你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