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恬静(tián) 幽悄(qiāo) 如履薄冰(lǚ)
B.行辈(háng) 争诉(sòng) 地壳(ké) 戛然而止(jiá)
C.糜子(méi) 锵然(qiāng) 埋没(mò) 强词夺理(qiǎng)
D.神龛(kān) 斡旋(wō) 连翘(qiáo) 装模作样(mú)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线上学习期间,我们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B.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市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购买的关键。
D.近段时间,“地摊儿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是南朝齐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山水小品,是写给好友朱元思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B.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圣”之称。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为“王孟”。
C.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它有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等特点。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4、下列作家作品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使至塞上》——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
B. 《渡荆门送别》——李白——字太自——号青莲居士——唐代
C.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宋代
D.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用传说,引出黄鹤楼,增添神秘色彩,令人遐想,心生岁月不在之感。
B.描写了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C.尾联“烟波”上的日暮思归,正好与诗开篇的缥缈境界一致,使得诗歌意境开阔。
D.诗句前两句虚中有实,托今追惜,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本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浣溪沙》)晏殊)
(2)《赤壁》一诗中,作者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7、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这是斯诺对红军哪次行动的评价?在这次行动中,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一例。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裳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颀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 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 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 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 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老汪说:“每 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 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 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 事。
晚开店→______→______→收野栗→______
【2】写出加粗的语境义。
老汪说,气味不对。
【3】文章第六段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老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结合下面这则名言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一如清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 ——(法)巴尔扎克
9、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每一条路,都是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走出来的。所以,只要你愿意尝试,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路。
请以《走着走着,路就有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的记叙文,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人名;
③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