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áo) 悄然(qiāo) 正襟危坐(jīng) 惟妙惟肖(xiào)
B. 绯红(fēi) 黝黑(yòu) 黯然失色( àn ) 春寒料峭(xiāo)
C. 秀颀(qí) 濒临( bīn) 殚精竭虑(dān) 摩肩接踵(zhǒng)
D. 婆娑(suō ) 炽热(zhì) 意趣盎然(àng) 络绎不绝(yì)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怅惘 陨石 追溯 人情世故
B.晦暗 震撼 帷幕 星火燎原
C.致密 枯燥 迁徙 周而复始
D.辐射 亢奋 沟壑 草长鹰飞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出自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塑造了双喜、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的形象。
B.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诗中大量运用比兴、拟人、夸张手法,抒写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以及延安精神的歌颂。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D.“盖大苏泛赤壁云”中的“大苏”指的是苏轼、“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的“王毅叔远”指的是王安石,他们和《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同为“唐宋八大家”。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上,我悠闲地在公园散步,突然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B.青春须早为。一定要等到大彻大悟,或许青春早已逝去。
C.曾几何时,世风剧变,道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原形毕露。
D.江水逶迤、红叶烂漫、峡谷幽深……走进巴东,就像发现了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和“入”字好在哪里?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
6、诗词填空
(1)《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论诗》中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相似,激励人们突破传统思想,大胆创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 ?满眼风光北固楼。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7、名著导读
“我开始向往到长沙去。长沙是一个大城市,是湖南省的省会,离我家一百二十里。听说这个城市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少的学堂,抚台衙门也在那里。那年冬天,我请我的一位高小教员介绍我去,他同意了……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1)文段中的“我”是______。
(2)该文段体现了“我”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该书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也必将照耀全中国。
C.《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涉及到的好汉有林冲、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D.《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表现出他嫉恶如仇、扶危济困、重义轻财、勇而有谋的英雄形象。
8、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情节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___________________→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⑤⑥⑫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分别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9、请以“心灵深处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思想健康;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