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拉克和新加坡分别位于 ( )
A. 中亚、南亚 B.西亚、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西亚、东亚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北高,中部低 D.东西高,中间低
3、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4、日本同中国的贸易中,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是
A. 木材和电子产品 B. 钢材和轻纺产品
C. 家电产品和服装 D. 汽车和照相机
5、下列有关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B. 气候炎热,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 煤矿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 大部分国家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6、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巴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B.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亚马孙平原
C.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D.巴西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二位
7、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有很多大江大河,如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等,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由此判断亚洲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南高北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北高南低
8、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的气候特征
A. 澳大利亚 B. 英国 C. 马来西亚 D. 俄罗斯
9、找一找下图中哪个国家标错了( )
A. B.
C.
D.
10、受( )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A. 位置 B. 地形 C. 气候 D. 降水
11、土耳其海峡沟通了( )
A.黑海和地中海 B.地中海和大西洋 C.红海和阿拉伯海 D.红海和地中海
12、关于印度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工业大国
B.世界农业大国
C.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13、巴西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14、属于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的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5、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
A.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资源的形成
B.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C.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冰雪融水
D.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
16、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7、下列关于西亚“淡水贵如油”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水厂为了赚钱而抬高水价
B.西亚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
C.西亚的淡水资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D.当地政府为保护淡水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18、读“竖版世界地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乙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0°S,105°E
B.(30°N,105°W)
C.(30°S,75°E)
D.(30°N,75°W)
【3】图中甲、乙、丙、丁所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
A.甲--南美洲
B.乙--太平洋
C.丙--南极洲
D.丁--印度洋
【4】下列哪个选项最符合丙大洲的特点( )
A.白色沙漠
B.世界屋脊
C.人种大熔炉
D.旧大陆
19、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 )
A. 四面临海 B. 降水丰富
C. 河流湍急 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0、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其原因是日本( )
A.地震频繁
B.火山众多
C.气候湿热
D.地形崎岖
21、亚洲拥有世界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世界陆地最点 :______ 。
2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____________。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3、日本最高山峰是____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24、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___________。
25、欧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三大平原自西向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填图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记录和表述地理事物,是我们学习地理、认识世界的重要技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大西洋、亚马孙河、首都巴西利亚。_______
27、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有六个分区,中国和日本属于_____亚,印度属于_____亚。
28、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
29、如果把法国轮廓看成是六边形,请把下列地理名称的序号填在图中对应的圆圈内。
①勃朗峰②比利牛斯山脉③葡萄酒产地④英吉利海峡⑤比利时⑥比斯开湾
30、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发达的(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 腿、奶油、奶酪等食品。
31、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理学习甲乙两国的过程,请帮助她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两国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__。
(2)在地形方面,两国地形都是三大地形区,甲国中部①是____________(地形区),乙国东部②是____________(地形区)。在地势方面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
(3)在农业方面两国都大量出口____________(农产品),且都有发达的畜牧业。请据图和你所学过的知识分析乙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____________。
(4)在城市分布方面两国首都都不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甲国最大的城市③是:____________,乙国的④是:____________,有“硅谷”之称。甲国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果,第五届“中国贸易周—肯尼亚站”,于2019年6月在肯尼亚举行,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经济基础最好的非洲国家,是非洲最大的贸易市场之一,也是东非第一大经济体。下图为“非洲政区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在“非洲政区图”中的正确位置填注大西洋、印度洋。
(2)据右图可知,甲河段分布在热带沙漠地区,乙、丁两河段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丙河段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据此推断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对照两幅图判断肯尼亚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按照气候类型分布一般规律,赤道穿过的附近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而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正好被赤道穿过,却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是_______。
A.纬度位置 B.地球运动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肯尼亚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人种是_______种人。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请你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献一计。
(4)中国和肯尼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经贸上的互助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选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33、读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地跨两个大洲,其首都莫斯科位于________(大洲名称)部分。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俄罗斯地形类型分布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
A.平原、高原、山地 B.山地、高原、平原
C.高原、平原、山地 D.平原、山地、高原
(4)由图中的信息可知,俄罗斯的工业多分布在________丰富的地区。图中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字母和工业基地名称)。沟通俄罗斯东西的主要铁路干线是________。
(5)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将高新技术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B.该国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发达
C.依靠大量出口稳定了经济增长 D.该国与生活消费品有关的工业部门齐全,非常发达
34、巴西高原中部平均海拔大于1000米,冬暖夏热,气候宜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城市③位于巴西高原腹地。回答问题。
(1)左图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__________的国家;从地形来看,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请从位置、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促进城市①、②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任答2点)
(3)巴西将首都从沿海的城市②迁到了内陆的城市③。请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其迁都的原因为_____。(多选)
A.城市②人口、交通拥挤、就业、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B.可以促进本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C.城市②地处热带草原气候的巴西高原,气候条件优越
D.城市③较城市②拥有更便捷的交通
35、读图一、图二和图三,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东南亚包括①______半岛和②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图一所示,东南亚地处A亚洲与B____洲、C_____洋与D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③______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图二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图一中的位置___(填“①”或“②”)。
(4)图三所示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此分布的主要有利条件是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