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越是困难挑战加大,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看到,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随意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A.不仅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而且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B.因为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C.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D.因为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所以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轻盈(yíng) 杳无消息(yǎo)
B.滞留(zhì) 悄然(qiāo) 油光可鉴(jiàn)
C.炽热(chì) 胆怯(qiè) 互相轩邈(miǎo)
D.匿名(nì) 诘责(jié) 鸢飞戾天(yuān)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纤维(xiān) 不折不挠(náo)
B.丘壑(hè) 鲜腴(yú) 俯仰生姿(yǎnɡ)
C.婆娑(suō) 悄然(qiāo) 深恶痛疾(wù)
D.畸形(jī) 翘首(qiáo) 屏息敛声(bǐn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创建特色教育的报告。
B.成都市将打造“三国文化”国际展示中心,助力“三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通过这次岗前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D.我认为这句话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润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是直接描写楼高。
B.“雁引愁心去”一句中的“雁”,与王维所写的“归雁入胡天”中的“雁”含义一样,都是诗人自比,暗写诗人面对广阔河山时内心的明快与爽朗。
C.“山衔好月来”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D.“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这是写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E.“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从表达感情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6、古诗文默写。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7)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捕捉生动的细节,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闪耀着永恒和崇高的光辉。结合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任务一】阅读表格下方筛选出的四则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1)(2)空格填人名,(3)—(6)空格填表格下方对应的字母。
人物 | 细节描述 | 作者评论 |
毛泽东 | (3)______ | 苏维埃掌权人物,感情深邃,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
(1) ______ | (4)______ | 他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使其在游击战中具有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和毛泽东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
泸定桥英雄 | 桥上一半木板被抽走,三十个勇士冒着弹雨,紧抓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顶着熊熊火焰冲过余下的桥板。 | (5)______ |
(2) ______ | 他们大多数人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 | (6)______ |
A.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B.沉着谦虚,说话轻声,眼光非常和蔼。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喜欢运动,喜欢读书。
C.他们的英勇故事流传很多,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寄托着中国的将来。
D.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2】【任务二】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1)结合选文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2)结合选文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文字中的立场或态度。
8、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①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③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 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④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⑤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⑥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 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⑦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1】“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
【2】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3】第③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9、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家人团聚的情怀,花儿的芬芳,书海的墨油馨香……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4)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