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排比是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 排比是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 运用排比可以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 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2、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duō) 糜子(méi) 蓦然(mò) 嘎然而止(jiá)
B.羁伴(jī) 冗杂(rǒng) 亢奋(kāng) 犬牙差互(cī)
C.斡旋(wò) 连翘(qiào) 彗星(huì) 人情事故(shì)
D.狩猎(shòu) 缄默(jiān) 褶皱(zhě) 草长莺飞(yīng)
3、选出对《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诗篇开头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论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可以这样理解:面对战乱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家人的书信和万两黄金一起抵达。
D. “白头播更短,浑欲不胜”通过写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4、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1954年3月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一。
B.1954. 8.16的信中告诫傅聪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C.1960. 8. 29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最主要的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D.傅雷在1955年5月8日的一封家信中告诉儿子,长篇累牍的给他写信,是有好几种作用的,其中之一就是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5、阅读《赤壁》,完成后面题目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6、经 典诗文默写。(10分)
(1) ,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 魏学洢 《核舟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5)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常恐秋节至, 。(汉乐府《长歌行》)
(7)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8)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下表是某同学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梳理概括,请你完成①②两处空缺的内容。
第 一 部 | 第一章 | 12岁那年,①_____________,后来,保尔去车站食堂当杂役,吃尽苦头,受尽凌辱。 |
第二章 | 沙皇被推翻,镇子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布尔什维克士兵,保尔结识了朱赫来。 | |
…… | …… | |
第 二 部 | …… | …… |
第八章 | 身体被彻底摧残的保尔对前途悲观一度选择轻生,后来又坚强起来。保尔和达雅结婚,保尔忘我学习。 | |
第九章 | 瘫痪、失明的保尔用文学重新参加战斗,经历限难的文学创作以及手搞的丢失,最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文字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八章,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
在古老的郊区公园里,宁静无声。条条小径,很久没人打扫,长满了野草。秋风吹下的枯树叶,慢悠悠地飘落在地面上。
(3)下列文字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三章,请就此谈一谈:阅读“红色经典”给了我们怎样的现实意义?
保尔长时间地和奥库涅夫争论不休,直到奥库涅夫同意保尔不担任领导职务为止。
“我们现在人手不够,而你倒想躲到车间去图清净。你别拿病当借口,我自己也得过伤寒,在区委会拄着拐棍上班一个月。要知道,我了解你,保尔,了解你不是为了这个。你跟我摊滩底牌,到底是什么原因?”奥库涅夫追问保尔。
“奥库涅夫,原因,就是我想学习。”
8、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④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⑤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⑥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⑦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⑧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关于“物候”的说法,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B.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农谚中就可以了解到丰富的物候知识。
C.物候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D.影响物候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差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古今差异是影响英国物候现象来临的最大因素。
B.纬度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纬度的差别面不同。
C.沿海地区的春天来得比内陆要迟,是因为在同纬度的情况下,近海的地方冬天比内陆温和,春天比内陆寒冷。
D.高下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都是越往高处越迟。
【3】下列对节选内容和写法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条理清晰。
B.第①-③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再以具体现象为例,由表及里地进行说明。
C.第⑦段中“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的“一定”是指“特定”的意思,只有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较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中“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运用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9、作文。
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亲爱的同学,在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一个微笑、一句劝勉、一声祝福而感动?你是否曾因羔羊跪乳、乌鸟反哺,落红护花而感喟?……
请细细回味你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②题目补充,文体为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不得抄袭和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