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熨着每一个褶痕和贴边。
B.听了朋友的劝告后,李阳如梦初醒,不禁悔恨自己当初错失良机
C.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D.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2、阅读下面语段,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A.yíng zī cuì jí
B.yáo zǐ cuì jǐ
C.yíng zǐ cuì jǐ
D.yáo zī cuì jǐ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如毛泽东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就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B.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C.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D.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4、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燥热 怅惘 稀疏 顾名思义
B.致密 震憾 凋零 偷偷摸摸
C.战粟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
D.帷幕 潮汐 殒石 兴高采烈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①
王昌龄
青海②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③金甲,不破楼兰④终不还。
(注释)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②青海:指青海湖。③穿:磨破。④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1】(乙)诗中一、二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2】(甲)(乙)两诗虽然都是边塞诗,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
6、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敬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敬佩他(她)的原因。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成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也不愿去学校了。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俄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垛又一垛的麦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顶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⑪我哭了。
⑫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⑬我哭了,嚎啕大哭。
⑭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
⑮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
⑯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计不回头。
⑰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阅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
⑱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
⑲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⑳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什么原因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㉑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㉒从昨晓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俄,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㉓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冒着月光干活儿。
(摘自《中国青年报》)
【1】阅读选文,根据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情节 | 心理变化 |
请假回家看母亲 | 撒谎、想家 |
① | 急切、盼望 |
看见打谷场的人影 | ② |
③ | 伤心、难过 |
没进家门转而回校 | ④ |
【2】分析文章第⑧自然段的作用。
【3】文章以“月光下的母亲”为题,有什么作用?
【4】“成长往往是一瞬间的事”。请结合文章划线句“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桃之夭夭是春的魅力,橙黄橘绿是秋的魅力,清词丽句是诗歌的魅力,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责任担当是中国的魅力……魅力无处不在,她引领我们走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美好人生的旅途中。
请以“ 的魅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