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的作者在选文中记述了自己的第六个抉择,讲述时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利奥波德,是美国的生态学家。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D.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金砖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而任何在金砖国家之间挑拨离间的行为也都是不可容忍的。
B. 企业责任人应该学会通过平台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寻求帮助,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C. 商人推销其商品,往往把一些故事讲得惟妙惟肖,编得天衣无缝,让淘宝者信以为真,重金求购,结果可想而知。
D. 如果机器小猴进一步被赋予“人工智能”,或许真能产生一段如《A.I》里那样的小机器人找妈妈直至海枯石烂的动人故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恃着自己成绩优异,目空一切,每每不把人放在眼里,因而在班级中总是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B.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C.“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D.他的小说往往采用留白式结局,在读者意犹未尽时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请说说你的理解。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昆虫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无论是在筑巢还是在家庭方面,它确实很出众。不过,这和它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安定、温暖的家对它来说也算是一种回报。当面对着恶劣的气候和环境的时候,很多昆虫只能躲避在简陋的临时住所里,它们的家来得容易,日后丢也不觉得可惜。
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做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有很多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埋伏地点伏着,等待着时机,以捕获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
③但是,上面提到的例子统统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避难所或是陷阱而已,实在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④经过辛辛苦苦的劳作构造出的家,昆虫住在里面,无论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天,或者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冬令时节,都让昆虫无比地依赖,不想迁移到其它的任何地方去居住。这样一个真正的居住之所,是为了安全以及舒适而建筑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的,而并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家是为了狩猎而建的。或是所谓的"育儿院"之类的延期行为。那么,只有它的家是为了安全和温馨而建造的了。在一些有阳光的草坡上,它就是这个隐逸者的场院的所有者。正当其它的或许正在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是卧在露天地里,或许是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的昆虫正为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而烦恼时,它却成了大自然中的一个拥有固定居所的优越的居民。由此可见,它是有远见意识的。
⑤在选择住所时,它常常轻视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凡是这样的地方。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它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而成的洞穴,因为,这些洞都不合适,而且它们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没有安全保障。有时,其它条件也很差。总之这种洞不是首选对象。它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
⑥除去人类以外,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它更加高超。
【1】以上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________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中介绍的昆虫“它”是指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④⑤段,说说“它”为什么被称为“建筑大师”?
【3】《昆虫记》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从书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科研精神呢?请举例说明。
8、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千张糖纸
铁 凝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
②表姑在外婆家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互相看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呀?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有时候听见大人说一声:“喔,累死我了!”我们会觉得那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累”距离我们是多么遥远啊。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为什么不再多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攒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她问表姑:“你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会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我童年的那个时代,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④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安静如初了。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它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说:“狗呢,欠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净。”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⑦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原本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的突然加重吧。
⑧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把精心打扮过的那一千张糖纸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⑨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⑩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1】文章第④段详细叙述了“我”和世香搜集糖纸的多种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文章第⑦段中“我”的“累”的感觉?你有过类似经历吗?结合实际,说说你对这类事情的认识。
9、请以“这个小东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