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ào) 畸形(jī) 滞留(zhì)
B.诘责(jié) 周济(jì) 炽热(chì)
C.悄然(qiǎo) 咆哮(xiāo) 吹嘘(xū)
D.镌刻(juàn) 不逊(xùn) 窒息(zh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裸露(luǒ) 砾石(lì) 气喘吁吁(yū) 名附其实(fù)
B.棱角(lèng) 虔诚(qián) 一如即往(jì) 接踵而至(zhǒng)
C.磅礴(bó) 诅咒(zǔ) 大煞风景(shà) 五彩斑澜(lán)
D.酝酿(niàng) 蠕动(rú) 鲜有人迹(xiǎn) 巧妙绝伦(lún)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不要说颇具影响的传统诗文选集《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在中学生已 ,就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学生能读完其中一部的亦属 ,至于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茅盾等经典作家的作品对他们而言是 。
A. 形同虚设 无人问津 凤毛麟角
B. 无人问津 形同虚设 凤毛麟角
C. 风毛麟角 无人问津 形同虚设
D. 无人问津 凤毛麟角 形同虚设
4、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对称(chèng) 正襟危坐(jīn) 绯红(fēi)
B. 斟酌(zhēn) 瞥见(piē) 匿名(nì) 提防(dī)
C. 模样(mó) 教诲(huǐ) 冥思遐想(míng) 解剖(pōu)
D. 绰号(chuò) 赔偿(shǎng) 粗制滥造(làn)
5、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画线句在景物选取上与前后句相比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曲分析其作用。
6、默写古诗文名句,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良多趣味。(( )《三峡》)
②泉水激石,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_______,山山唯落晖。(( )《野望》)
④大漠孤烟直,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⑤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⑥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孟子>三章》)
⑦我报路长皆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请从《长征》《寂静的春天》《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作者姓名、作品内容和阅读价值三方面写一段推荐语。
8、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
王 晓
①打电话回家,先问农忙怎么样。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如秋熟豆英炸裂:稻子刚抢进仓,麦子未下地,油菜还挤不上趟……母亲想起来似的问我;“是不是有事?”
②平日里,我很少打电话回家。想家了,拎着行李,带着孩子,说回就回。常常让母亲喜悦得无所适从。住上几天,说走就走,连个张望的理由也不留给她。
③母亲料定我是有事了。到底有什么事呢?
④体面的工作,活儿不重,时间不长,应对起来本应游刃有余。但母亲的不幸是她的女儿总不安稳。追逐和奔波里,身心疲惫。觉得就快撑不住了,想起电话那头的家,就想到了母亲。
⑤母亲很为难,商量着说最快还得有十天忙。我建议她减工。我坐电脑前几小时顶她在地里忙十天的。我需要母亲让我靠一靠,哪怕只一刻,好让我从烦琐的生活里探出来透口气,我的语气还是那么倔强,还是那么急不可耐。母亲只是重复:不看着麦子落地,她的心安不下。母亲应该是多年后的我,我的身上留有她许多印迹:大身架、躁性子,还有固执、善感。
⑥记忆里,母亲走路都呼呼作响。丰润的脸颊,两根乌黑的辫子探出枣红的头巾,一双手在雪白的棉桃上蜻蜓点水,围裙满是口袋,专门用来装棉朵的,眨眼间,母亲变胖了,孕妇般从褐色棉秆的背景里向我走来,头顶,天似蓝水晶。
⑦那是我十七岁离家外出读书,母亲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温情,最怀念的一幕。此外,便是我和她的种种对立。
⑧过年做新罩衣,她说大红的小姑娘穿着既美又喜,我把它压在箱底。她带给我的棉衣总是得老厚,我冻得嘴唇发紫,只拿棉衣当枕头。她说系带子的牛皮鞋真好看,刚卖完猪娃的票子还没捂热,就递给了鞋店老板。而我看中的是不要带子的小高跟,母亲绝对不会买,她买的我也绝对不会穿。母亲颇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她在和我屡战屡败中屡败屡战,我找对象,调工作,母亲无一例外拿“主张”,在我,则是过耳不留。
⑨琐碎的争斗里,我一天天大了,大得可以随安排自个儿的生活,当然,什么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我离母亲远远的,她再也够不着我了。母亲也一天比一天老了,那几亩地就能让她腰酸背痛,她再也没有使不完的劲,对我的许多事她看不明白,更力不从心。她开始说:“你总是很有主意的。”这于母亲实在是无奈而痛苦。
⑩母亲每次来我这儿,最重要的事是收集我最新的照片。雨天歇在家里,母亲就把我的照片从小时候一直翻到现在,再把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反复对照,从中寻找她熟悉的点点滴滴。
⑪内心深处,我对母亲一直淡然。幼时是叛逆的疏远,成年后体谅她,但隔膜却无法消弭。我骑摩托车带她上街,坐在我后面,她会情不自禁捋我长发,我就让她回头看看有没有车追尾。
⑫稿费我自己不拿出来,存在邮政绿卡上。这头我拿绿卡存,那头母亲拿存折可以随时应急。我这样就对母亲一直心安理得了。某天,站在邮局自动取款机前等朋友,闲着无事,按了玩,余额竟与我存进去的总数一样。愧疚的心被什么硌了一下,生疼。那一刻,我很想很想母亲。拨通电话,母亲的嗓音还似炸豆。母亲不是我让她来,她就能来的。缓缓合上手机,离家多年,累之外第一次有了孤立无援的凄凉。
⑬日子还在继续。要按时到单位,要精神饱满地工作,要叠衣服、拖地,要拣菜、洗碗……生存,生气,呵呵,生活。
⑭第三天早上,我一手梳头,一手开门,准备倒垃圾。门一拉,外面竟站着我的母亲,两肩挂满油、米、菜,压得她又矮又小。
⑮其实,不论我离母亲多远,母亲一直站在我的门口。我烦了,毫不客气地把她堵在外面;我念她,门一开就能见到。那个没有前提地守候,不计较期待多久的人,就是母亲。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母亲为“我”做的事 | “我”的态度 |
十七岁外出读书,母亲为“我”送行 | (1) |
回忆里,母亲处处主张“我”的生活 | (2) |
年老,母亲翻照片,在车后座捋“我”的长发 | (3) |
母亲没用“我”存给她的钱 | (4) |
母亲出现在“我”的门口 | 感动 |
【2】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母亲应该是多年后的我,我的身上留有她许多印迹:大身架、躁性子,还有固执、善感”,从“我”的角度看,这些“印记”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3】按照要求,完成第(1)-(2)题。
(1)母亲变胖了,孕妇般从褐色棉秆的背景里向我走来,头顶,天似蓝水晶。(画线部分的描写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2)她会情不自禁捋我长发,我就让她回头有看有没有车追尾。(画线部分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沟通、隔阂、体谅、理解、感恩……请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9、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悄悄改变你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是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生活中,总有很多东西如春风化雨般悄悄地改变了我们……
请以“悄悄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积极健康向上。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卷面整洁,不少于700字。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不得抄袭套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