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鹤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小王子》中,“我”在六岁时画了自己的第一幅图,是一条蟒蛇正在消化大象;可大人们看了,都说“我”画的是(  )

    A. 一座小山   B. 一个篮子   C. 怪模怪样的东西   D. 一顶帽子

  • 2、四位同学对作品内容或相关常识做了归纳,你认为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被压扁的沙子》告诉我们,这种被压扁的沙子被称为“斯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B.鲁迅先生的《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C.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中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都是游记,前者记述了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游历“桃花源”,让读者感受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后者记述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游历“小石潭”,是“永州八记”之一。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涡(xuàn)       望(liào)       (hèng)       挑拨离(jiàn)

    B.劣(zhuō)       (huá)       立(chủ)       怒不可(è)

    C.晕(xuàn)       (bǐ)       媚(fǔ)       而至(zhǒng)

    D.翠(féi)       角(léng)       诚(qián)       词夺理(qiáng)

  • 4、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语言平实,饱含感情,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我”从年轻时就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关爱。

    B.《白杨礼赞》的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C.《愚公移山》中愚公有长远眼光却命其名为“愚”,智更鼠目寸光却命其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D.《赤壁》中的“周郎”即周瑜,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请分别解释“式微”与“微君之故”中“微”的意思。

    “式微”:________“微君之故”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创作者的哪些思想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用诗文原句句填空。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2)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3)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

    (4)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

    (6)_________,绿水逶迤。

    (7)不得志,_________

    (8)南京——中国一个文学之都,自古以来,就有太多的吟咏它,讴歌它。唐代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这样描写南京的风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宋代词人朱敦儒在《相见欢》中这样描写⾦陵的残阳照: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请你再写出联(连续两句)与南京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题文)名著阅读。

    他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请你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单腿起跳的人生

    袁贻辰

    (1)台阶就像没有尽头一样,直上直下几乎呈九十度。独腿的罗雨拄着拐杖,迈出左腿,再用拐杖着力带动身子挪动,就像跳起来一般,一步一跳地向上攀爬。

    (2)天快黑时,这个河南郸城姑娘“跳”着登顶了长城。

    (3)然而过去,罗雨曾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退让。

    (4)最初的退让,发生在小学那间6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一次又一次发现自己的书包、拐杖被人藏起来时,她扶着桌子流泪,不和那些嘲笑自己的男生争辩;一个接一个不堪入耳的外号,从那些孩子嘴里蹦出,她不敢听。她早已习惯被视作“异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她都不掉一滴眼泪,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刻,她才会小声地发出声音,孤独地啜泣。

    (5)没有人教过学校里的孩子该如何与残疾人相处。但罗雨被教育要学会“忍”,然后不断地锁紧自己人生的空间。

    (6)罗雨读到中学就辍学,然后找到不算正规的小作坊打零工,直到遇见自己的男友。为了她的初恋男友,她又一次选择退让,默默地换上了假肢,别别扭扭地重新学着走路。接假肢的胯部常常长出一片红疹。她从没告诉男友,自己的身体对硅胶过敏。

    (7)到了谈婚论嫁阶段,男方父母强烈反对。一次,这对年轻的情侣在饭馆吃饭,气氛压抑。临走时,罗雨挪动着不太熟悉的假肢,在跨越台阶时没有掌握好平衡,一头摔了下去。她的身体很疼,摔开的假肢躺在一边。此时的罗雨再也忍不住了,靠在饭馆门口哭了起来。

    (8)哭完了,她就想通了。这个独腿女孩和男友分了手,也扔掉了那只假腿。“真正能支撑一个人的不是假肢,而是内心的强大。”

    (9)从此,她拄着拐杖开始旅行,去了天门山,爬了长城,登了雪山,甚至徒步进了西藏;她剪掉所有衣物右边的裤腿,学会了电焊,甚至学会了开叉车;她拒绝老板让她回办公室干点“适合残疾人”的活儿;她不遮掩自己身体的残疾,每次乘火车,她大大方方地跟普通人一起排队检票,从不走爱心通道;她染了头发、化着妆,穿着各色裙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笑着的。

    (10)她开始玩短视频,把改变后的自己展示给更多人,尤其是那些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残疾人。视频里,她记录自己做电焊的、修理工具的、爬楼梯的、运动的、旅行的、干农活的时刻……

    (11)那些隐藏在角落的残疾人纷纷找到了她,有人说自己不敢出门,也找不到工作,“全社会都歧视我们”;还有人说“为啥就我和别人不一样,我为啥这么惨这么倒霉”;还会有人给她留言,告诉罗雨,自己残疾后太痛苦了,“活着好累,就想死”。

    (12)“很多人过不去这个坎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和别人不一样,就差把残疾人三个字贴脑门上了。”罗雨说。她会告诉每一个观看自己视频的人,“真正歧视残疾人的是你自己。”“连你自己都自暴自弃了,别人怎么可能尊重你?”“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也能,只要你相信自己。”“这个世界只分男人和女人,不分什么残疾人和正常人。”

    (13)她的视频很多都有六位数的点击,粉丝数也逼近了20万。这个河南女孩说,她不贪图粉丝有多少,更不奢求用直播尽快变现。她想做的,是让更多人在伤心、失意、绝望时能想到她的经历,“嗨,看看人家雨大宝(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昵称),这人生还有啥坎儿过不去啊。”

    (14)最近,罗雨去了一趟青海旅行。在广袤的草地上,她暂时放下了拐杖,单腿起跳。镜头里,她冲着天空张开了双臂,头微微仰着,迎着阳光。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插叙的内容,交代罗雨艰难心酸的经历,为后文写她人生的转变蓄势。

    B.第①段主要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记叙了罗雨一次登上长城的经过。

    C.文中通过“最初”“从此”“最近”等时间词语,勾勒出罗雨到目前的人生轨迹。

    D.“她的视频很多都有六位数的点击,粉丝数也逼近了20万。”体现罗雨影响之大。

    2“罗雨曾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退让。”文中详写了她哪些退让?请概括。

    3第⑨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赏析下面句子。

    镜头里,她冲着天空张开了双臂,头微微仰着,迎着阳光。

    5罗雨身体残疾,但内心美丽,她内在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用声音和视频将异地的人们快速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们能够跨越空间的阻碍迅速沟通。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出现,尤其是手游的野蛮生长,使不少青少年包括成年人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你与手机一定有过或甜蜜、或苦涩的交往经历。

    请以“我与手机的爱恨情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与手机不得不说的故事吧。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