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 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D. 在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上,非洲馆内多个展位此起彼伏的木鼓声,吸引了无数参观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植物学家钟杨为守护祖国的植物基因宝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多次援藏,带领团队跋涉高原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
B. 山东省日照市灯塔风景区海岸边风大浪急,但有游客不听劝阻,在海边礁石上正襟危坐玩自拍,结果不幸发生了意外。
C. 近期前往越秀区廉洁文化教育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广大党员群众在此学习廉洁人物的崇高精神,接受廉洁教育。
D. 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乾隆皇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谋篇布局别出心裁,非常值得阅读。
3、把下面几句话填入横线处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所以过年的习俗也最为丰富,如扫房子、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等,但若说到能代表春节的符号,则非贴福字莫属。一个“福”字,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史,渗透在生命的点点滴滴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种希望,都是人生最美好的祝福,我们都期盼着这样的福气、福运。
①岁月流转希望生活幸福美满 ②学业日精希望新科及第
③努力奋斗希望步步高升 ④生命伊始希望健康成长
⑤养怡之年希望儿孙满堂
A.⑤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⑤
C.④⑤②①③
D.①③④②⑤
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紧绷(bēng) 黝黑(yōu) 炽热(zhì) 摧枯拉朽(kū)
B. 桅杆(wéi) 翘首(qiáo) 纤维(qiān) 锐不可当(dǎng)
C. 悄然(qiāo) 赋闲(fù) 嶙峋(líng) 杳无消息(yǎo)
D. 婆娑(suō) 妯娌(zhóu) 诘责(jié) 惟妙惟肖(xiào)
5、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 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C. 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D. 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6、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萋萋,_____。(《诗经•蒹葭》)
②怒而飞,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③复行数十步,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⑥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表现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
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对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经典做了梳理与讲解。本期班刊以“走近《诗经》”为主题,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辨析正误】下面对《经典常谈.<诗经>第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
B.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C.《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之上。
D.《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比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相比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
(2)【任务二:理解运用】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诗经》名句与理解相符。
《诗经》名句 | 出 自 | 理 解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诗经·周南·桃夭》 | ①______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诗经·大雅·抑》 | ②______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小雅·鹤鸣》 | ③______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周南·关雎》 | ④______ |
A.以雎鸠的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
B.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好。
C.现在化作成语“投桃报李”,用来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
D.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吸血也“挑食”吗?
①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
②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事实上,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一位叫Thornton的美国科学家为了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
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血型的人,有的饱受蚊子“青睐”之苦,有的却能享受蚊子“冷落”之幸。
④那么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的呢?
⑤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嗅觉生物信息途径、视觉途径和温度感受途径。
⑥人体可以产生约500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被蚊子嗅觉感受到。
⑦研究发现,蚊子的下颚器通过受体可以感受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就会闻味而至了。
⑧人体汗液中也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汗腺发达、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更容易对蚊子产生吸引力。因此,有时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
⑨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所以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以及黄油膏,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⑩此外,在相对近距离、视力可及范围内,蚊子通过视觉途径更趋近于攻击黑色物质。蚊子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衣服颜色如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为蚊子吸血创造避光环境。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在夜里,如果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
⑪最后,在更近的距离,蚊子可以通过温度感受系统感知并锁定具有发热和湿润(温血动物特征)特征的物体。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
(文章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
【3】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9、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的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责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在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尽责任的经历和感受呢?
请以“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提示与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字迹清楚。③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