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见解独到,评论更是入木三分。
B.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C.你沉默得像一座山,只知道任劳任怨;你安静得像一条路,只知道无限延伸。
D.他从小就心狠手辣,是这个犯罪团伙的首犯,在一群帮凶中显得鹤立鸡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参加“2017WTA深圳公开赛”的体育明星们来到深圳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把“当”去掉)
B. 公安机关将涉嫌贩卖盗版光盘的11人拘留接受调查。(“接受调查”前加上“和”)
C.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D. 央视《朗读者》收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指的是________,“何由彻”与前面的“________”照应,表现了________。
【2】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本文四个段落的意思。(每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
第①段: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
【3】“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4】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国籍)______(人名)的《_______》。
【2】蟋蟀住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挂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9、西溪湿地宣传组正举办“西溪·相见未晚”文学作品征集活动,请任选一个栏目投稿。
栏目 | 任务描述 | 写作提示 |
遇见·西溪 | 西溪天堂的繁华热闹,西溪福堤的野趣自然,西溪宏园的温婉雅致,西溪民俗的别具一格,西溪火柿的甘甜味美…… 西溪湿地与你有怎样的遇见?请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与湿地的故事。 | 1.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有感的事件,呈现细节。 2.安排好文章线索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可借鉴《社戏》。 |
相见·西溪 | 春日里,如何游西溪?请你结合下图和本卷的内容,完成一篇说明文。
| 1.确定说明对象,明确说明内容,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融入景物描写。 2.可借鉴《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感悟·西溪 | 同学们,在本卷的阅读中,我们赏西溪民俗,品西溪胜景。请就本卷的阅读,写一篇读后感。 | 1.确定内容后,再细读重要语段,选择感触最深的来写。 2.精引述,重点写出感受。 3.追求自由灵动,富有新意。 |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字数600-8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班级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