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梅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

    B.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C.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D.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

  • 2、对病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试题中的错误,这一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病句,属于“语序不合理”。“纠正”“指出”互换。)

    B.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是病句,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末尾应加上一个“人”,作为“成为”的宾语。)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不是病句。)

    D.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是病句,属于“语序不合理”。表数量的“许多”,应放在修饰语“妇女”前面。)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急(tuān)  碧(piǎo)   锐不可(dǎng)

    B. 灭(jiān) 首(qiáo)   一那(chà)  其奇者(yù)

    C. 沿(sù)   杆(wéi) 气(fèn)   飞戾天(yuān)

    D. 空(níng)  澎(bài) 荇(zǎo)   一丝不(gǒu)

  • 4、粱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原因各不相同,下面不属于自愿上山型的人物是(   )

    A. 武松   B. 秦明   C. 鲁智深   D. 花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②摇落: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迥(jiǒng):高远貌。③丹枫:枫叶经霜已经变红,故称丹枫。④背人飞:离人而去(飞)。⑤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1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心情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2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独鸟背人飞”,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蕴含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

    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展开景物的描写。

    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发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7)《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傅雷家书》的腰封拟写一段推介性文字,帮助同学们了解这本书的特色。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从修辞角度赏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

    2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3“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豆被小伙伴们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4作者在结尾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戏也真的好看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写作。

    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撒下的阳光,也离不开老师播下的希望;离不开同学的帮助友爱,也离不开朋友的支持鼓励;离不开个人的深深思考,也离不开他人的善意关怀;离不开自然雨露的滋润,也离不开芬芳书香的熏染;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也离不开追逐未来的梦想……

    请以“成长,离不开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清洁;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