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
唐诗经典 |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七言四句的诗,唐以前没有,似乎是唐人的创作。这大概是为了当时流行的西城乐调而作;先有调,后有诗。五七绝都能歌唱,七绝歌唱的更多—该是因为声调曼长,好听些。作七绝的比作五绝的多得多,本书选得也多。 |
《江雪》的体裁是( )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身试法的犯罪分子终究逃不过法律的仲裁。
B.作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革命家,毛泽东在政治、战略、军事、理论、外交等方面,均有独创的理论与实践。准确理解毛泽东,需要全面把握他在各个方面的建树。
C.秃鹤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的显眼,使秃鹤显得鹤立鸡群。
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 居 秋 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的体会正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淳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决定归隐了。
【1】“留”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请把下面的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1)俱怀逸兴壮思飞,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 潼关怀古》)
3)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
5)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
, 。
7)《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
, 。
8)《与朱元思书》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句是: , 。
9)《马说》中总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
7、《经典常谈》对很多古代经典都有平实而高明的观点。请你根据提示,将ABC三个观点填入表格中的正确位置。(只填序号)
经典 | 观点 |
《尚书》 | ① |
《汉书》 | 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 |
《左传》 | ② |
《离骚》 | ③ |
A.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
B.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C.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饮食不宜过烫
①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43℃,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②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③研究发现,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④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⑤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⑥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1】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
【2】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3】文章划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二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8 年春节期间,一段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主席牵着妈妈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传递着温馨,散发着亲情,令人感动。
材料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对儿子每天的生活有严格规定: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练 1000 个字。
材料三:2018年1月29 日,《人民日报》发布微博文章:曾是高考状元的留美硕士写下万字书信控诉父母,将12年不回家过春节,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称自己在长期压抑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新闻一出,引发网络热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我的一方天地就在这里。
一年四季,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在属于我的这一方天地里找到快乐
我离不开这一方天地。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以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