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亚平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B.古人推崇的节俭,不仅指贫穷境况下的一丝不苟,还指相对富裕条件下的勤俭意识和作风。
C.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D.我国能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同科学家们殚精竭虑的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场上 ,闪耀东京。中国运动员以硬实力 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拼将故事,以自信和自强 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新刻度,如今,“亚洲飞人”苏炳添跑出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多个项目上打破世界纪录、创造奥运会纪录,一次次突破、一项项纪录,创造着新的历史, 着日渐增强的综合国力。
A.摧枯拉朽 陈述 标记 展现
B.披荆斩棘 讲述 标注 折射
C.摧枯拉朽 讲述 标记 折射
D.披荆斩棘 陈述 标注 展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NBA赛季的结束,诺维茨基宣布退役,他21年的运动员生涯就此戛然而止了。
B.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从国外回来,我们欢聚一堂,为他接风洗尘。
C.华晨宇在获得《快乐男声》总冠军后,立刻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D.这起安全事故,是施工单位未对隐患彻底整改而擅自施工造成的,百姓们对此义愤填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②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数?
③生命在那些终于要 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A. 扶 缩 挺立 凋零
B. 攀 缩 挺立 凋谢
C. 攀 抬 矗立 凋谢
D. 扶 抬 矗立 凋零
5、秋夜山居
[唐]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 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当时的时令是“秋”。
【2】最后一句中的“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1)海内存知己, 。
(2) ,悠然见南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6)成长的道路上,既有春风和煦,繁花似锦;更有荆棘密布,泥泞曲折。我们要以《行路难》一诗中:“ , ”的精神,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7、(题文)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1)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2)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情味,你认同吗?请结合原著阐述理由。
8、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1】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自然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3】选文第⑧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⑪自然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自然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请以“原来,你在这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