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无锡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sè) 坦荡如(zhǐ) (suō)

    B. (zōng) 恹欲睡(yān)   (qí)

    C. (qiú) 暗长(zhī)   (wǎn)

    D. (chà) 斜出(tù) (zǎ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颁发   隧道   触目伤怀

    B.器宇   频临   惟妙惟肖

    C.不辍   业已   为富不人

    D.桥粱   鲜腴   殚精竭虑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呐喊》集,追忆了作者的恩师藤野严九郎的事迹,以及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 郦道元是我国战国时魏国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后代山水作品都深受其影响。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分五律、七律等。律诗的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必须是对偶的。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级(shè)        绕(yíng)       旋(wò)            而至(zhǒng)

    B.归(xǐng)       (hèn)        顶(qióng)       怒不可(è)

    C.连(qiào)       杂(rǒng)       (chěng)       挑拨离(jiàn)

    D.山(lù)          (diàn)       日(yì)            词夺理(qiá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首咏物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请说说作者“赠从弟”的目的。

    2诗人是如何表现出松枝之“劲”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填空。  

        ,欲上青天览明月。

    低头乍恐丹砂落,

    其为人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陋室铭》中从反面写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范仲淹《渔家傲》中写边地军事态势严峻的句子是:      

    《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戏剧家罗斯丹评论法布尔的《昆虫记》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想,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写。”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唐代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注】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选文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曾经历过多次感动,一次感动就是一次成长。

    请以“感动中的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请穿插一些议论,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