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金庸去世了,但他作品中那些大侠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不免想起他。
B.我国举世瞩目的大工程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离不开共产党员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
C.《上新了,故宫》作为央视推出的全新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D.2018年国际乒联巡回总决赛,中国队派出马龙、丁宁等名将大约23人左右。
2、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为七言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B.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C.尾联承接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3、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漩涡(xuàn) 浮燥(zào) 蛮横(hèng) 挑拨离间(jiàn)
B.拙劣(zhuō) 喧哗(huá) 矗立(chù) 强词夺理(qiǎng)
C.炫晕(xuàn) 卑鄙(bì) 妩媚(fǔ) 接踵而至(zhǒng)
D.翡翠(fěi) 棱角(líng) 虔诚(qián) 纷至踏来(tà)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
A.2017级全体师生在影剧院欢庆元旦、喜迎新春,或纵情歌唱,或搞笑模仿、或柔美舞蹈,精彩纷呈的一场视听盛宴让人忘却了天寒地冻的天气。
B.学习并非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中学生要克服思维定势,学会发散思维,学会见异思迁,从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C.在首届寝室文化节的征文比赛中,寝室里那些可歌可泣的同学和故事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温情,令人动容,甚至落泪。
D.在进行生物实验时,相较其他同学立马兴奋动手,结果屡试屡败,任真同学则先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牢记实验要求、严遵实验步骤,最先完成实验,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释)①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城南,离查慎行的家乡只几十里。②芜:易生的草。③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道南湖。④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丛生的草
【1】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阅读全文,请分析句中“过”字的妙处。
6、名篇名句默写 【(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 《采桑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戚畔之。(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 《与朱元思书》)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赞美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为国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杜牧《赤壁》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二乔的命运,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7、《红星照耀中国》里斯诺用生动的生活细节真实地塑造出多位红军将领的形象,请根据阅读所得完成下面表格。
将领名字 | 人物典型事迹或特征 |
①_____ | 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
②_____ |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革命者。 |
③_____ |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他和妻子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纹帐,除此之外,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他经常毫不惹眼地坐在群众大会和红色剧院的观众中间,玩得很高兴。 |
8、 从内卷化的群体焦虑中解脱
①历经40多年的改革,人们最深切的感受和最宝贵的获益,是打破高度集中的体制桎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由。
②然而,努力赢在起跑线上的内卷化竞争正消解着这发展的成效,日益加重的群体性焦虑正侵蚀着这自由的选择。
③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殚精竭虑,竞争攀比,祈求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结果难免只是多了一场场“内耗”而已。正如学者项飚所言: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
④我们自当珍惜身心的健康,珍惜生命的美好,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盲目的攀比只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和失落。我们不能在内卷的无情裹挟中透支生命的意义,不能在同质的过度竞争中让渡生活的丰富。
⑤然而,拒绝内卷并非就要逃避竞争。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也当紧紧抓住每一段稍纵即逝的时光,以不懈的努力和不息的奋斗去充盈生活的内涵,去增添生命的光彩。值得警醒的是,在内卷化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在理想化愿景的一再破碎中,不少年轻人选择了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逃避与命运的抗争。于是,就有了佛系、蹲族、低欲望生活、三和大神式人生……其实,平民家庭别无依傍,也无退路,我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权利。
⑥如何从这种内卷化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充分实现每一个普通人的发展自由?我以为,还须 。
⑦社会变革的内涵愈益深广,知识迭代的频率不断加快,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唯有学会学习、随处学习、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草根文化的本质是自强不息,但有一丝雨水,它就会发芽抽叶;但有一缕阳光,它就会开花结果。工匠精神,是一种朴素的职业伦理和生活态度,在辛勤的劳作中表达一种不苟的人生求索,在潜心的创造中倾注一份无言的生命本真。
⑧人生不是单行道。充分激活生命的内驱力和原创力,提升更丰厚的素养,找到更适宜的赛道,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追求全面自由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当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⑨保障发展自由的核心是什么?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阐释,就是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能力。而教育,恰恰是提升这种能力最重要的手段。由此,打破社会内卷化,首先当从教育突破。这就需要教育加快推进从知识传承到能力提升、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的深刻转型,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
【1】根据上下文的论证内容,在第⑥段画横线处填上一句观点性的话。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内卷化竞争是为了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
B.内卷化竞争会带来巨大压力,逃避竞争才能拒绝内卷。
C.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就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D.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能打破社会内卷化。
9、请以“遥记那年花香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