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胡杨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观察图片,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2、从755年开始,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A. 开创治世局面

    B. 进入鼎盛时期

    C. 从此由盛转衰

    D. 至此灭亡

  • 3、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属于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①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雅克萨之战

    ③设置伊犁将军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4、2020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5、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 6、唐朝末年,爆发了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的著名起义是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 7、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入山西,占领了太原。第二年,在山西设行中书省,这是山西建省的开端。行省制度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8、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以下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创立于秦朝 B.完善于唐朝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 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

  • 9、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10、明朝李贽编著的《史纲评要》中写道:“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这两对组合分别在哪两个历史时期执掌相权?(       

    A.房玄龄和杜如晦——贞观之治,姚崇和宋璟——文景之治

    B.房玄龄和杜如晦——昭宣中兴,姚崇和宋璟——开元盛世

    C.房玄龄和杜如晦——文景之治,姚崇和宋璟——昭宣中兴

    D.房玄龄和杜如晦——贞观之治,姚崇和宋璟——开元盛世

  • 11、日本学者对古代中国某本科技著作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B.

    C.

    D.

  • 12、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A.派文臣担任各地知州 B.设立转运使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D.分宰相权利

  • 1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过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  )

    A.后梁

    B.后唐

    C.后汉

    D.后周

  • 14、宋朝时期他们规定向政府交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变化,“他们“指的是

    A. 士人

    B. 农民

    C. 作坊工

    D. 商人

  • 15、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措施是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建立行省制度

    C.推行重商政策

    D.推行垦荒政策

  • 16、玄奘西游所去的天竺是今天的

    A. 朝鲜

    B. 日本

    C. 印度

    D. 伊朗

  • 17、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在他当代的一项技术“若止印三两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技术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铜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 18、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展现了蒙古草原的雄浑壮阔,唱出了蒙古人的情怀。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 忽必烈 B. 成吉思汗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 19、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翻车  ②三省六部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下列有关岳飞的介绍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使中原人民免受战争之苦

    B. 有效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C. 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

    D.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 22、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 23、宋代,手工业兴盛,______(城市名)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商业贸易繁荣,在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

  • 24、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_统治时期。

    (2)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_____朝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且升迁速度。

  • 25、唐太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广纳贤才。任用的_________ 敢于直言;任命房玄龄和___________ 为宰相。

  • 26、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唐朝时期开创开元盛世统治局面的是________

  • 27、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 28、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_____的发展。

    (2)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____。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

  • 29、唐朝设置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

  • 30、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明朝   ②元朝   ③清朝   ④宋朝   ⑤战国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用人唯贤,使唐朝国力增强,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____。

    (3)持续八年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他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他是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请说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农业生产工具?

    材料二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3)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什么时候完成?

    (4)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