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时期,城市里的“瓦子”是
A.专门娱乐的场所
B.专门的商业区
C.买卖建筑材料的铺子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 洛阳、涿郡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余杭、涿郡
3、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导致唐朝出现由盛转衰严重后果的是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黄巾起义
D. 八王之乱
4、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出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①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②张泽瑞创作《清明上河图》
③东京城里夜市繁荣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钱穆《国史新论》记载:“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五代 C. 宋朝 D. 隋朝
7、明朝初年,中央行政机构变化最大的是
A.废除中书省,设立殿阁大学士
B.废除御史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废除大都督府,设立五军都督府
8、下列事件的先后是( )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 ③大运河的开凿 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9、今浙江杭州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始于
A.南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0、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他评说的是( )
A.明朝内阁 B.厂卫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11、1405年到1433年期间,郑和率领船队 次下西洋( )
A.5
B.6
C.7
D.8
12、下图是某教具厂生产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在 (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3、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清朝设置军机处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B.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
C.明朝皇权的不断强化 D.清朝军事实力的衰落
15、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竞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被誉为“诗仙”,他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苏轼
16、《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宦官专权
C.武将专权
D.藩镇割据
17、下列各项政策中,属于清朝乾隆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A. 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B.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18、《宋史·何铸传》记有一事:“秦桧力主和议,大将有战功,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已,欲除之。”其中“大将”应该是指( )
A.寇准
B.岳飞
C.苏轼
D.毕昇
1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灜。”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20、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面有关她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开凿了大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B.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C.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21、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22、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____,南至余杭。
23、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 ,西北至__________ ,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_________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 、赤尾屿等。
24、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______》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清代的戏曲艺术进入更为繁荣时期,最有影响的是______和京剧。
25、____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____》的作者是明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6、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7、明朝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明清时期时代的特征是________。
29、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
30、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瓷窑。
(1)如冰如玉的青瓷
(2)类雪似银的白瓷
(3)有别致美感的瓷器
33、我国的君主专制传承2000多年,从建立到发展强化再到终结,其历程值得回味与反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材料认为这一制度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
(2)示意图一是哪一政治制度的形象写照?与示意图一相比,示意图二所示的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材料三: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