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川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2、读下图,指出与南宋对峙的政权
A.辽、西夏 B.辽、金 C.金、西夏 D.元、西夏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技术更先进。明长城东至
A.沈阳 B.临洮 C.鸭绿江 D.哈尔滨
4、清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
5、一位同学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他的学习课题是( )
A. 明治维新 B. 罗斯福新政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6、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下列哪一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A. 司隶校尉
B. 转运使
C. 通判
D. 市舶司
7、初一(2)班历史学习小组正在整理部分历史信息(如下图),据此判断,该组欲探究的历史主题应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C. 辽、西夏、金和两宋的并立
D. 辽、夏、金、宋、元的并立
8、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便于商船远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司马迁的作品《史记》秉笔直书,成为史书的典范
C.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10、明朝后期,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的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铁木真 D. 阿骨打
11、下列哪一项的横线两端是没有联系的
A.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
B. 郾城大捷——岳飞
C. 靖康之变——辽天祚帝
D. 南宋——赵构
12、吐蕃就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土族
C.满族
D.汉族
13、台湾人感念他驱逐荷兰人、屯垦台湾、发展贸易、大兴文教,奠定台湾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基础,对台湾影响深远,因而被冠上“开台圣王”的神明称号,他是
A.郑和 B.郑克爽 C.郑成功 D.施琅
14、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15、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闻名中外的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16、当今社会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早在宋元时期,我国已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还建立了为使节、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这一场所是
A.都护府
B.驿站
C.巡检司
D.宣政院
17、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18、清初政府设立的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隶属于当时的( )
A.浙江省 B.台湾府 C.福建省 D.澎湖巡检司
19、被突厥等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2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开凿大运河
21、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_____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2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23、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4、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25、黄巢起义:_____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6、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皇帝是________。
27、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8、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29、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唐太宗实行_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_”。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3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你能说出词中提及的四位帝王的称号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3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5)题:
贞观前期,唐太宗君臣以安民恤人、兴致太平为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运用政治体制来保证决策和政令的正确制定,使“广纳贤良”的政治方针得到具体落实,太宗一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群臣进谏、太宗纳谏中很大部分,诸如止徭役、息征战、戒奢纵、“取信于民”、“居安思危”等等,反映出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于是,就有了开明的“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开辟了道路,8世纪《贞观政要》编成,不仅历代帝王推崇,一般士大夫文人乃至僧道也喜欢读它。大约在9世纪,《贞观政要》又传到新罗、日本等国,被列为王室、幕府的政治教材。
——摘编自袁行霈、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贞观时期唐太宗的治国策略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______
(2)唐太宗采取多种措施,营造了宽松开明的政治环境。______
(3)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良”之臣。______
(4)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唐朝社会进入全盛时期。______
(5)中华文明中的传统政治理念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