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昭通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表是两宋大事年表(部分),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960年

    北宋建立

     

    1125年

    金火辽

    1005年

    宋辽订立潼渊之盟

     

    1127年

    金灭北宋

    1038年

    西夏建立

     

    1140年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1044年

    宋夏达成和议

     

    1141年

    宋金订立绍兴和议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北宋与蒙古政权处于对峙状态

    D.辽与南宋维持着相对的和平

  • 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材料中所述的史实是

    A.宋朝兴起

    B.元朝兴起

    C.明朝兴起

    D.清朝兴起

  • 3、元朝除了在十个行政区域之外,还设置了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其中一个是“腹里”。“腹里”指的是哪些地区?

    A.河南、河北、陕西

    B.河南、河北、四川

    C.山东、山西、江西

    D.山东、山西、河北

  • 4、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迅速实力最强并建立大顺政权的的是

    A.朱元璋

    B.郑和

    C.黄巢

    D.李自成

  • 5、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和主权,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6、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 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下列关于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稻在宋朝居于粮食产量的首位 B.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C.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D.大都是世界上第一大商业都市

  • 8、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釆取了一些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措施。下列措施有效的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是

    A. 采取八股取士

    B. 实行文字狱

    C. 设立军机处

    D. 实行闭关锁国

  • 9、下图是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立的机构(内部场景),该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南书房

    C. 军机处

    D. 枢密院

  • 10、一场盟约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宋辽军事冲突,为两国带来了之后120年的和平。这场盟约是

    A.宋夏合议 B.澶渊之盟 C.海上之盟 D.宋金合议

  • 11、苏州的盛泽镇、湖北汉口镇以及河南的朱仙镇等城镇的蓬勃兴起表明明末清初

    A. 农业获得发展

    B.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 人民生活富裕

    D. 海外贸.发达

  • 12、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宋代,下列不适合种植茶树的区域是(  

    A.福建

    B.浙江

    C.江苏

    D.淮北

  • 13、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秦灭六国 B. 西晋 C. 隋朝 D. 元朝

  • 14、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吴等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与汉族地区的战与和,加快了统一步伐 B.民族政权的建立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C.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 D.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 15、唐朝政局可用如图表示,图中的“?”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 16、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隋炀帝的“重大工程”是

    A.阿房宫 B.长城 C.大运河 D.故宫

  • 17、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最南边的一段是(  

    A.江南河

    B.永济渠

    C.通济渠

    D.邗沟

  •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19、在活动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图片,同学们展开讨论,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曾经隶属唐朝

    B.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C.玄奘西游求取佛经

    D.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 20、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________

  • 22、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23、战:______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_____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_____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 24、_____________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5、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 26、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 27、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 28、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 29、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 30、__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业兴起。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依据提示列举相应的内容。

    (1)唐朝的全盛时期是________

    (2)使辽与北宋边疆保持和平的盟约是________

    (3)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历史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1)材料一中的壁画是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景象的一个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是什么?

    (2)该壁画中的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或唐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日本派遣的使节被称为什么?少数民族的到来与唐朝实行的什么民族政策有关?

    材料二

    (3)材料二图片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请选出一种农具说说它的名称和用途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4)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为完善这一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