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把一位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公主和赞普分别是:( )
A.金城公主,松赞干布
B.金城公主,尺带珠丹
C.文成公主,尺带珠丹
D.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2、下列这些记录北宋古人的生活片段,其中描述有错误的是
A.农民跨坐秧马在田间劳作 B.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
C.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D.品尝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玉米;
3、诗句“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圆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赞美的是
A.李冰
B.张骞
C.韩非
D.祖冲之
4、“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材料中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 巩固统治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 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D. 北方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5、“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抗。”这首童谣反映的史实是
A. 文天祥抗元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雅克萨之战
6、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听到“朕”这个专有名词。在封建社会里能够使用“朕”这一称谓的只能是
A.诸侯 B.丞相 C.皇帝 D.将军
7、程伟元《红楼梦序》中写到“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人们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出自
A.曹雪芹 B.吴承恩 C.罗贯中 D.施耐恩
8、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9、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负责诏令的执行
C.审核诏令内容
D.负责监察百官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11、台湾人感念他驱逐荷兰人、屯垦台湾、发展贸易、大兴文教,奠定台湾物质与精神双向发展基础,对台湾影响深远,因而被冠上“开台圣王”的神明称号,他是
A.郑和
B.郑克爽
C.郑成功
D.蔡英文
12、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A. 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 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3、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关于隋朝历史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B. 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驰道
C.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D. 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4、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 转运使
B. 三司
C. 宣政院
D. 厂卫特务机构
15、唐诗《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民族融合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 D.中外交往
16、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场手工业兴起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文艺复兴运动 D.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7、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是( )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大足石刻
18、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如果隋炀帝想从洛阳南下江都巡游,那他的船队所须经过的运河段分别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 阿倍仲麻吕
B. 鉴真
C. 僧一行
D. 玄奘
20、风吹草低,金戈铁马,还有震动欧亚的血与火交织的武功,组成了元朝历史的“风景线”。下列与元朝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蒙古政权建立
③南宋灭亡
④元朝建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2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________。
22、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宋代制成了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山海关
24、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_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一带。
25、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6、__________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27、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歌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______”。北宋文学家(2)______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10)综上所述,归纳历史信息流传方式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______。清朝中后期,北京一些戏剧家在融合多剧种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个新剧(4)______。 | |
绘画 | 唐朝画家(5)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______,(7)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
小说 | 曹雪芹的《(8)______》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9)______。 |
28、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9、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0、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771年,________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列举题:
(1)列举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2)列举宋代杰出词人(3人)和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
33、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在康照、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城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图1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结合图1、2,指出图2所示文物可以用来证明什么历史事实?
(2)在图3清朝前期①②所示区域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进行有效管理的?
(3)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